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对艺术院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如何增强工作的实效性进行了实践和思考。作为艺术院校的专职辅导员,面对思维活跃的艺术生,每天都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这也同时警示着我们在开展工作时必须仔细认真,深入周到,以真心、真诚和真意开展工作,努力做到未雨绸缪,将各种矛盾冲突遏制在初始阶段。下面的案例就是由一场小小的班会所引起的冲突,具有极强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姚郁晨 《科教文汇》2014,(8):38-38,40
深受“有效教学”理念影响,课堂提问日益成为教育学关注的一个焦点,甚至被人称为“有效教学的核心”。然而,课堂提问不仅能在知识教学层面发挥重要作用,它还蕴藏着巨大的社会性和伦理性功能。唯有坚持认知的、社会的和伦理的三位一体功能观,课堂提问才可能全面地服务于学生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提问。  相似文献   
3.
初中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粤湘 《科教文汇》2014,(9):147-148
参与式课堂教学是当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之一。中学数学教师必须加强对参与式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与理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从而实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李卫珊 《科教文汇》2013,(11):109-109
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主阵地,提高课堂英语教学效率是关键。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体育学校的英语教学有其特殊性,体校要求学生“学训并重”。体校学生要进行体能、技能训练,因此安排文化课的课时更少。要提高体育学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体现“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在教学中寻求突破,积极探索,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杜振义 《科教文汇》2014,(15):136-136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中数学教学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但教学有效性提升的需求仍十分迫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针对学生遇到的学习困境,教师可以借助反例教学给予学生启发。同时教师还应采用多元互动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6.
赵媛 《科教文汇》2013,(24):24-24,32
坚定、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支柱。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充满斗志、不断进取是当代大学生求职立业的基本要素。新形势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引下,要使个人理想信念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相统一相协调、相呼应。  相似文献   
7.
刘玲 《科教文汇》2013,(23):184-185
教学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情境激趣艺术属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艺术中的一种,是影响课堂能否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手段。教学情境是指教师运用教学智慧,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设置的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学习场景与氛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利用问题、图画、音乐、想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浅谈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8.
教改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方法非常适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但情境教学在具体运用中,要想取得实效性,必须做到三方面:一是把握“概论”课情境的特点:生活性、典型性、情感性、启发性;二是坚持“概论”课创设情境的原则:以生为本、丰富多样、追求实效;三是提高“概论”课教师驾驭情境教学的能力:把握情境教育理论、增强情境设计能力、掌控情境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9.
倪雅娟 《科教文汇》2012,(34):153-154,162
本文从金牌文化倡导的“育人创佳绩”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共性出发,结合运动员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实际,探索金牌文化理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方案,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和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曾平江 《科教文汇》2014,(28):206-20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着更多职业选择的机会,但同时自身的就业道德也受到考验,本文立足于对就业道德的分析,指出当前毕业生就业道德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究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