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77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二乙酰基二氢二甲基吡啶(DDL)在412nm处具有最大吸光度,运用汉茨(Hantzsch)反应对甲醛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特性,采用气体分析法测定样品中甲醛的含量进而分析新装修后居室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气体分析法是一种快速便捷的测定新装修后居室的甲醛含量的方法,其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敷有2,4-二硝基苯肼的高分子多孔微球做吸附剂,将甲醛富集起来,然后用乙腈溶剂脱附,再通过一个5μm的C18柱进行分离,最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相似文献   
3.
采用二硝基苯肼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发物食品中甲醛的含量.选择diamonsirC18柱(5 μm,250 mm×4.6 mm)色谱柱,流动相为V(甲醇)∶V(水)=(5.5∶4.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57 nm,进样量为10μL,对水发物中甲醛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甲醛在0.0063 ~0.126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1;平均回收率为105%;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
组蛋白的甲基化与脱甲基是调控DNA特定基因“开”与“关”的主要分子机制之一,与哺乳动物表观遗传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组蛋白的可逆共价修饰,也是记忆与遗忘的分子调控机制。甲醛作为甲基化供体,参与了组蛋白修饰的关键环节。因此,甲醛代谢失调,可能影响组蛋白甲基化与脱甲基,也影响DNA甲基化与脱甲基,这可能是老年认知损伤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浓度的气态甲醛吸入对小鼠肺组织的病理损伤作用.以昆明雄性小鼠为实验材料,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1组对照组,其他3组分别为25%、50%、75%的甲醛溶液试剂组(小鼠全天暴露在甲醛环境中),自由饮食,每天称小鼠体重,观察其生理、形态、行为是否有异常.四周后将其全部颈椎脱臼处死,取肺组织经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其损伤情况.对照组小鼠体重增长,肺组织结构清晰,有较少的纤维化现象,肺泡壁正常;实验组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纤维化损伤、肺泡壁增厚、毛细血管破裂、肺泡腔内出现血细胞、小鼠体重不断下降等;随着甲醛浓度的增高,肺组织病变越严重,小鼠死亡率也相对越高.甲醛吸入会引起小鼠体重减轻和肺组织纤维化,且与甲醛浓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约占室内装饰材料70%的人造板和木材复合材料是室内甲醛的主要来源。我国使用的板材以中密度纤维板为主。影响中密度纤维板甲醛释放的原因较多。主要创新及意义:本文选用模拟气候箱法对不同厚度及经过不同饰面处理的中密度纤维板进行试验,得出其甲醛释放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了用1,3-环己二酮-甲醛作为荧光衍生试剂测定多巴胺的方法。多巴胺与1,3-环已二酮-甲醛反应生成一种强荧光物质。其最大激发波长是393nm,最大发射波长是450nm。多巴胺浓度在10~40μg/ml范围内与相对荧光强度存在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C=0.1732F-29.6873,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相对标准偏差为2.5%,检出限为18ng/ml,回收率为97.9-101.7%。实验了pH值,温度,放置时间,干扰离子等对测定的影响。此法可用于注射液中多巴胺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甲醛法测定硫酸铵中氮含量的微型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典型的大学分析化学实验—甲醛法测定硫酸铵肥料中氮含量实验,进行了微型化设计和可行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微型化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化学药品,减少有毒试剂的排放,而且微型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采用物理掺和法制备了纳米ZnO/苯丙乳液复合体内墙涂料,并对其进行了抑菌试验和甲醛降解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纳米ZnO改性后的无机-有机复合体内墙涂料的甲醛降解能力和抗菌性能都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0.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supply air rate and temperature on formaldehyde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in an environment chamber. A three-dimensiona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chamber model for simulating formaldehyde emission in twelve different cases was developed for obtaining formaldehyde concentration by the area-weighted average method.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n environment chamber to validat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welve different cases and the formaldehyde concentration was measured by continuous sampl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was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model predic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within 4.3% difference for each case. The CFD simulation results varied in the range from 0.21 mg/m3 to 0.94 mg/m3, and the measuring results in the range from 0.17 mg/m3 to 0.87 mg/m3. The variation trend of formaldehyde concentration with supply air rate and temperature variation for CFD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measuring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existence of steady formaldehyde emission sources, formaldehyde concentration generall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it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ir supply rate. We also provide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o reduce formaldehyde concentration and to improve indoor air quality for newly decorated roo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