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047篇
科学研究   33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5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总是伴随着两股力量的激烈搏斗,失败的一方总让人同情,哈代的小说,正是描写他们在历史进程的必然中,明知是悲剧的情况下,仍然毫不犹豫地选择反抗与战斗的历程,这是人类悲剧也正是哈代悲剧观的核心。通常所认为的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等只是他悲剧核心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为其服务的。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受叔本华悲观主叉哲学的影响,极力反对传统的"大团圆"结局的模式,积极主张文学的悲剧精神。他认为悲剧的精神实质是:作品必须表现人生的痛苦并示以解脱之精神,或者表现文人翁面对苦难时的抗争精神,即"主人翁之意志"。既主张人的解脱精神,又肯定人的主体精神,这种辩证统一充分体现了王国维诗人兼哲学家的双重气质。王国维的悲剧思想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悲剧意剧既是屈原在中国化史上的意义,也是屈原思想的化背景之一。它是整个楚化中一个反复演泽的母题。本选取了其中历史、神话、观念、巫风和学作品等几个方面予以诠释。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以其塑造的明净空灵、田园牧歌式的湘西世界而闻名,亲情是构筑这一理想国的主要情感支柱,同是表现母爱的两部作品《菜园》与《王嫂》,其同质性体现在:人物设置简单、在情感上体现尊重生命,探究生活原生态。异质性体现在:全知视角与受限视角;诗性与非诗性;死亡悲剧模式与等待悲剧模式。试比较这两部作品,透过沈从文在小说创作上艺术技巧的探索,来体会沈从文对母亲深深的爱及愧疚。  相似文献   
5.
Her selflessness and self-sacrifice provide the opportunity for the wicked power.Her pureness and sincereness which she pursue make her miss the happiness.  相似文献   
6.
使用弗莱、鲍桑葵、克莉丝蒂娃等理论家的理论及叙述学理论,分析哈代的著作《卡斯特桥市长》,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肖尔瓦特对这部作品女主人公的定论,并通过弗莱原型移位理论来分析在理性双重缺失的境遇下,叙述者所追求的理想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7.
悲剧理论在西方文学史上源远流长,已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成为了西方文学史上的一门登峰造极的艺术。美国小说家理查.赖特笔下的小说《土生子》无疑是黑人文学史上的一部悲剧小说。本文试用悲剧理论从《土生子》的悲剧特点、产生悲剧的原因以及悲剧留给社会的启示等方面探讨小说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8.
《瓦城上空的麦田》以一个捡垃圾的孩子的独特视角 ,折射了一幅现代人的生存图景。李四的一生是一个不断追寻又不断失败、在希望的生与成幻灭之间几度徘徊的圆形图式。作为悲剧的主人公 ,这一生命图式又是现实力量与他的自由选择相冲突的必然结果。在回归精神家园的艰难路途中 ,李四的种种努力均以失败告终。作家以无限悲悯的情怀刻画了社会最底层人的不幸命运 ,以无比精练的语言表达了人类最永恒的世俗情感 ,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无限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倾城之恋》中,张爱玲借助“男女间小事情”视角,透视了一个苍凉的大社会,特别是写出沪港大都会中已呈颓势的陈旧生活、道德观念与日渐浓重的资本化碰撞的情况,通过与金钱利害死死纠缠的男女婚姻的描写.揭示出金钱令女性沦为商品、又令她们成为商品的推销的可悲之处。在大团圆的“喜剧”背后,人们所感受到的却是浓浓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其主要创作形式是小说。她的小说打上了她的悲惨人生履历的烙印,常常以小人物的凄惨生活和女性对爱情渴求的破灭作为表现内容,蕴含了强烈的悲剧意识。小说情节往往在对环境和人物心理进行悲剧性刻画中展开,极尽渲染了故事的悲剧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