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1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服不诱惑     
在我所阅览的所有典籍中,描写“制服诱惑”而入化境的,不是《打女佣屁股》的作者罗伯特·库佛、《美德的磨难》的作者萨德或者旁的什么人,实乃兰陵笑笑生。在《金瓶梅》穿戴起来。按照既定计划,一等猴子打开门,穿着兔宝宝装的我便蜷缩在墙角,做出楚楚可怜状,等待他号叫着向我扑来。可后来我实地求是地考察了一下他家的情形——玄关灯坏了——是以我又担心他黑暗中猛一看到一兽形大耳的物事,吓破胆,情急中一脚将我踩塌。因为没找到合适的亮相姿势,当猴子回家的时候,我穿着那套兔宝宝装就跟穿着普通睡衣一样,走到他面前。唉,也许是出场太缺少…  相似文献   
2.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6,(24):61-62
“车水马龙”意思是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来往往,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语本《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吾前过濯龙门,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龙.”后凝缩为“车水马龙”.例如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十六回:“花红柳绿,车水马龙,说不尽灯市的繁华.”鲁迅《故事新编·理水》:“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部到齐了.”  相似文献   
3.
南朝宋齐梁陈四代 ,统治者编安江左 ,在政治上鲜有建树 ,但却都对文学表现出了特殊的偏爱。各朝君主有的大力提倡 ,奖掖文学创作 ,有的身体力行 ,亲自从事创作及批评活动。其中 ,尤以梁朝萧氏家族的成员表现得最为突出 ,据史载 ,梁武帝萧衍在南齐时就与沈约、谢月兆、王融等同为竟陵王萧子良西邸的文学之士 ,是著名的“竟陵八友”之一 ,名动一时。建立梁朝以后 ,仍乐之不疲 ,“躬制赞、序、诏、诰、铭、诔、箴、颂、笺、奏诸文百二十卷 ,”(1 ) 而且“旁求儒雅 ,诏采异人 ,”“每所御幸 ,辄命群臣赋诗 ,其文善者 ,赐以金帛 ,诣阙庭而献赋颂…  相似文献   
4.
史称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为南兰陵人,辞书方志多以为(南)兰陵即今武进县."兰陵"一名用于江南前后共约270年,经历了东晋、宋、齐侨立郡(县)于江乘县,和梁初改武进县为兰陵到隋两个时期.三国吴到东晋、宋、齐时的武进之名,与唐以后的武进之实,二者存在着显著的不对应性.而有梁建陵、修陵等为标志的萧道成旧乡东城里,却在今丹阳市境内."兰陵武进说"有乖史实.  相似文献   
5.
南朝萧氏父子十分注重文学情感思想研究,他们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内容涉及到这一问题的探讨.父子四人的文学情感论既有趋同的一面,又存在个性的见解.总体来说,萧衍、萧统的情感观点有不少类似之处,都侧重于探讨文学情感的生成问题,研究外物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萧纲、萧绎则把对文学情感研究的重点放在情性问题上,即文学创作要抒发惰性.  相似文献   
6.
对<金瓶梅>的版本进行了梳理,认为现存所谓"万历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实刻于清初;说<金瓶梅>作者是兰陵笑笑生,这不过是三百年前的书商作伪;兰陵笑笑生不可能是<金瓶梅>的作者.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作者创作该书的主体意识历来说法不一.笔者审视文本内涵,得出作者创作的主体意识是“万恶钱为首”.  相似文献   
8.
得知魏传亮老师去世的消息,是在兰陵镇教委电话通知我们之后,早就听说兰陵有个魏传亮,但是这回却是他去世的噩耗.2006年5月17日下午魏传亮老师旧病复发,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我们而去了.噩耗传来,大家无不悲痛万分.20日上午兰陵镇教委、河南头村委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全镇所有的中、小学校长、魏老师生前好友、学生共400余人,前来向他告别,群山静默,泇河呜咽.一句句"魏老师您一路走好",感天动地.一声声"魏老师您走得太早",令人心碎.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的兰陵萧氏人才辈出,无论是在政坛还是在学术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分析探索其原因,除了其家学源远流长外,也和特定的地理环境、政治背景等外部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的贡献,并不仅在于其文本叙写,更多的是渗透其中的人生探索与价值超越。本文以《金瓶梅》人物形象塑造为出发点,结合整个时代特征,从笔者界定的审美型人格、伦理型人格、信仰型人格三种形态塑造中,初步阐释了《金瓶梅》建构理想人格形态的种种努力,并揭示了其对今天妇女解放运动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