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94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传统三段论是对形式逻辑之父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三段论的继承与发展,但两者在三段论的定义,前提、组成前提的命题以及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大词、中词、小词的表述,三段论的格与式,三段论的规则,及三段论的证明方法诸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作为轴心时代的两位大师:孟子与亚里士多德所代表的教师观反映出中西教育发展的差异。作为东方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孟子注重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要求教师德才兼备,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形成尊师重道的良好氛围。而古希腊西方文化教育代表的亚里士多德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教师具备专精化的知识,形成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他们的对比,将给我们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发展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的社会历史观已经具有了社会历史进步发展的直觉认识。亚里士多德历史进步的发展感体现在他的社会起源学说中,建立在“形式质料说”和“目的论”之上。  相似文献   
4.
本演讲探讨了欧洲早期艺复兴期间(大约1350—1700)为解读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中的论述所做出的努力,讨论了欧洲的注释在理解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中所遇到的困难,关注了当时学意料之外的某些论争,并力图阐释引起这些论争的原因。作认为,人们力图阐释关于一种化的论述并力图从另一种化的需求和兴趣来解读这种论述的努力对中美两国具有重要意义,这些阐释所可能引发的结果也具有积极意义。作的这种解读对当今世界——对中国和“西方”国家富有更为广泛的意义——因为他在试图解读产生于一种化而被转译到另一种化的修辞学和传播学理论。作指出,在欧洲艺复兴时期,人们相信修辞学和社会很大程度上是一回事。修辞学能够使人们避免暴力、摆脱兽性,使许多不同人的思想统一起来,促成一种包容各种矛盾的和谐社会。修辞学使我们变得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自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起,有关"幸福"的道德哲学思考就被提上了日程,走上了更系统化,更严谨,更完整的伦理学这一康庄大道。作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对幸福问题做出系统而完整阐述的哲学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作为人生之最高目的的幸福是通过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而被获得的,完满的幸福也即思辨活动,它是爱智精神在伦理学中的结晶。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考德威尔在《幻象与现实》中阐释了阶级社会中诗歌与社会现实和精神幻象的辩证关系,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诗歌观点的区别与联系加以分析。考德威尔对柏拉图持批判态度,却对亚里士多德大为肯定。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至高的善,是合乎德性的活动,是快乐和友爱,思辨是最大的幸福。亚里士多德幸福观中的积极因素对当代社会可产生正面的影响,对于建构现代人正确的幸福观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要达到这种幸福观的改变,需要激发大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增强大学生对思考的重视程度,引导当代大学生主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并付诸于实践。  相似文献   
8.
《尼格马可伦理学》具有丰富的德性伦理学思想,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亚里士多德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的具体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实践在德性中的作用,道德实践在提高个体道德修养的意义上举足轻重,其思想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和理念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里士多德和孔子的友爱观具有的强烈现实感使他们在很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至善的友爱 ;平等关系和不平等关系的友爱 ;友爱的产生、交往、限度、解体的问题。但是因为二者建立伦理学的目的或目标不同 ,友爱观也存在着巨大差异 ,尤其在处理不平等关系的友爱时 ,孔子更重视家庭关系和它的源发性。  相似文献   
10.
高强 《体育与科学》2012,33(2):16-20
本文首先阐析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说,具体展示了实践智慧中蕴含的实践知识性中的权衡和直觉这两个概念和实践智慧区别于理论智慧的身体性特点,将其落实在伦理学和政治学层面上的个人的善于国家的善这两个维度上。继而,从古希腊体育运动中蕴藏的身体——自然、个人——国家这两个隐喻出发,揭示古希腊体育运动中包含的实践知识和与实践智慧的相互契合。最后,以体育与知识的关系为基础,凸显古希腊体育运动中的实践智慧在体育哲学的认识论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