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7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鋆状元卷     
毕庶金 《收藏》2006,(2):64-66
章鋆(jūn),字酡(tu&;#243;)芝,号采南,原籍宁波府鄞县,今属浙江宁波,鋆自幼颖异好学。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22岁,以优贡生中式顺天府乡试举人。文宗奕(y&;#236;)詝(Zhǔ)皇帝登极,1851年改元咸丰元年,为庆祝他登极,二年特地增设一次科举考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清代乡试中的舞弊现象、防弊对策、防弊对策失效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探研。由此引出一些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整肃考风的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4.
奏考回琼赋     
明代应乡试者,须经院试。 院试权专于提学,轮回于府州。提学不韪,拒绝入琼设考;儒生无奈,冒险渡海应试。途中漫藏危机,屡有惨剧:或丧命于骇浪,或受害于歹徒。江河呜咽,天地悲哀。  相似文献   
5.
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二十一岁中举.近年在陈氏故里发现了他的乡试朱卷册,内容包括“自述”、“家族成员名录”、“师长名录”、“试卷”、“考官、师长评语”,提供了关于陈宝箴及其家族新的史料和信息.陈宝箴应试所撰八股文、试帖诗是目前搜集到的他的最早文字,结合评语,可以借此分析青年陈宝箴的文字学识水平.且江西这一科其他举人当年所刻朱卷册迄今尚未发现,因此,陈宝箴朱卷册作为这一科试卷的代表性文献,值得我们珍视.  相似文献   
6.
八、心事甲子年的江南乡试在江南贡院举行。大考的消息传到了书局,大家闻之无不欢喜。在书局办公室里,曾国藩站在窗下的书桌前,正拿着一张邸报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顺天乡试举人家庭出身的研究,了解到即便在权贵聚集之地的皇城脚下,三代平民出身的举人也占有较多的份额,而且通过对举子学籍成分以及八旗举人阶段出身的细致分析,得出了一些较为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顺天为首善之区,顺天乡试出题不同于其他乡试,第一场考试的题目通常为皇帝亲自出题,第二、三场考题也需呈请皇帝过目,以示皇帝对顺天乡试的重视,以此加强考试的权威性和威慑力,这是其区别于其他省乡试的最大特点。此外,由于顺天位于全国的政治中心,通常对于国家的政要大事比较敏感,因此顺天乡试的策论考题具有时政性、前沿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科举考试是隋唐以来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补充官员队伍的重大举措,历来被视为“抡才大典”,皇帝甚至亲自主持殿试。科举对封建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清代雍正四年(1726年),却禁止浙江一省的士子参加当年的乡试和次年会试。这种停止一省士子参试的做法,几乎是自科举制度实行以来绝无仅有的事情。关于这一事件的起因,历来史家观点都  相似文献   
10.
明清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试,第二级是乡试,第三级会试和殿试。当然参加院试考试之前,必须要取得童生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