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0篇
科学研究   3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种志研究法来源于人类学研究,目前已成为质的研究方法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其特征表现为现象学、自然主义。人种志研究法以其独特的优点受到教育研究者的青睐。什么是人种志研究方法,它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怎样运用这种方法,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本研究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具体介绍这种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今天,信息搜索成为图书情报领域关注的热点。文章通过元人种志方法探究大学生信息搜索行为影响因素,形成大学生信息搜索行为影响因素集,并通过模糊DEMATEL法识别关键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关键影响因素提出建议,其中包括培养大学生信息搜索能力,以及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宁 《文化学刊》2008,(4):97-102
乌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民族,它与哈萨克族的族源有密切的联系。本文根据目前对乌孙与哈萨克之间关系研究的情况,结合新疆地区的考古人类学材料,以及对现代哈萨克族体质特征调查等材料,探讨乌孙与哈萨克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小学时代》2008,(9):8-9
谁是重要的"过渡人种"?你和我,这些今天一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群,到底是不是周口店那些古人类的后裔?是否正如人们猜测的那样:可以一直  相似文献   
5.
刘霏 《考试周刊》2015,(2):165-166
目前,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每一个教师和研究者积极思考探究的热点、焦点问题。什么是有效教学?如何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回答有利于教师通过有效教学行为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学习中。目前主要从研究教学行为有效性标准和对教师角色行为的研究入手,除此之外,利用教育人类学中的人种志研究研究探讨也能实施有效教学。人种志研究在帮助从事少数民族地区二外教师追求有效教学方面有很大优势,它强调整体性视角,奉行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推崇反思精神都对二外有效教学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的容貌、性格和行为,并非完全由人类自己主宰,这个“权力”有时还握在大自然气候的手心!不同“打扮”人类学家以皮肤颜色来区别人种,把人类划分为黄色人种、黑色人种、白色人种和棕色人种。大气中的各种物理参数,诸如气温、气压、湿度以及日照、降水等,都是影响人种特征的重要因素。在欧亚大陆,可以明显看出,越往南走,人的皮肤颜色越深。赤道附近,由于光照强烈,气温又高,因此,这里大多为黑种人。黑种人有着抵御非洲酷热气候的“面目”。他们脖子短、  相似文献   
7.
8.
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及东部天山地区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游牧型经济向农耕型经济的转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形式的消失,15世纪前东部地区居民的回鹘化、西部地区居民的突厥化及全民伊斯兰化进程的完成和语言文字的统一等,是维吾尔族赖以形成的先决条件;16世纪时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东、西政区的统一,是维吾尔族得以形成的基础;而通过共同的语言、文字、宗教、习俗、歌舞、艺术、服饰、价值观念等文化层面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则是维吾尔族正式形成的标志。在该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共经历了两次大的文化整合。  相似文献   
9.
人类到底是在退化,还是在继续不断完善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一直莫衷一是。近日,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上发表了几位科学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科学家认为,在现代人之后可能会出现一种更为完善的新的人种。另外,由于Y性染色体的不断消失,男人作为一种物种有灭绝的可能,取而代之的将是另外一种第三性人。  相似文献   
10.
1.胃癌是否有人种、地域、年龄等差异?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中国新增胃癌病例为40.5万人,占世界新增病例的42.5%。事实上,胃癌的人种、地域差异较明显。东亚地区是胃癌高发区,中国、日本、韩国3个国家的胃癌总人数约占全球的70%左右。这与该地区的人种遗传性,饮食中烧烤、腌制类食物吃得较多,吸烟率高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