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clock collection of the Palace Museum in Beijing is based on the court collection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t consists of clocks by countries in East and West over the past 300 years or so and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s to the world's clock collection.  相似文献   
2.
粉彩瓷     
粉彩瓷(图1)与青花瓷(T166—2)、玲珑瓷(图2)、颜色釉瓷(T166—1)合称"景德镇四大名瓷"。在景德镇五彩(T166—3、4)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直接影响,粉彩萌发于清康熙末年,在洁白胎釉的衬垫下,粉彩的秀丽雅致、粉润柔和得到完美展现。2010年,一件乾隆粉彩镂空瓷瓶拍出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的天价,足见珍贵。我们可在明信片上欣赏到北京故宫珍藏的乾隆粉彩开光人物茶壶(图3)。  相似文献   
3.
黄卫文 《收藏》2014,(1):30-38
北京故宫现藏明清至现代的石湾窑制品370余件,其中多数藏品为故宫博物院建院后入藏,而原属清宫旧藏的石湾窑“广钧”器计有82件。  相似文献   
4.
故宫五谈     
一、故宫的南门为什么叫"午门"古代曾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十个字,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十二个宇,分别抽出,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  相似文献   
5.
我曾到过秀美迷人的杭州西湖,乘舟荡漾在碧波上,沉浸于烟雨迷蒙的诗画意境里;我曾去过宏伟壮观的北京故宫,穿梭在深宅大院里,感受惊天动地的历史波澜……我独爱云南丽江,那儿有醉在惬意时光里的古城,有卧在柔软云波下的拉市海,还有绵延在高原之上的无尽的清新的绿……丽江,一直是我心中的净土。  相似文献   
6.
山东曲阜孔庙内的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也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它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东方三大殿。公元前478年,鲁哀公于孔子故居立庙祭祀。之后,孔庙屡毁屡建,规模越建越大。大成殿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宋徽宗推崇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下诏更名为“大成殿”。现存大:成殿为明代建筑,清代重修。“大成殿”三个字系清雍正皇帝手书,字径一米。大成殿高24.8米,面阔45.81米,深24.9米,重檐九脊,黄瓦飞甍,雕梁画栋,  相似文献   
7.
黄竣祺同学一手拿着思维图,眼睛盯着计算机屏幕,突然,手指着图中的内容对操作计算机的何诗杨同学说:“不对!不对!你看看手中的思维图,刚才找到的北京故宫资料应该放到‘风景’文件夹中。”何诗杨同学扭过头一看,果真如此,连忙把文件移了过去。看他们的操作和模样,俨然是一对配合流畅、操作熟练的公司白领在完成一个设计任务。  相似文献   
8.
李秋 《集邮博览》2010,(12):78-78
故宫,旧称紫禁城,现为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市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明永乐四年(1406年)始建,永乐十八年基本建成。迄今五百八十多年中历经二十四位皇帝。虽然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和扩建,但仍保持原来的布局。北京故宫总占地72万多平方米,有屋宇9000余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9.
七色镜     
《小学生导读》2009,(10):F0002-F0002
《清明上河图》(局部) 北宋张择端的代表作,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色,真实地演绎着中国12世纪的都市生活面貌,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抗战中文物播迁是我国文化史上的大事,然而有关此事的记叙于故宫博物院者为多,而于中央博物院者甚少。2010年,北京故宫友人转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档案中发现的先外祖父尹焕章先生的两封信札,即为有关中央博物院文物播迁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