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教育   1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滨 《精武》2006,(8):50-51
2005年3月,《大河报》曾发表记者张体文撰写的考证李白成部将李岩的文章,标题为《<李氏家谱>为李岩身世提出新证——明末李岩是河南博爱人》,文章引述河南省博爱县唐村《李氏家谱》抄件中的一段文字:“与兄仲、陈沟姑表奏庭(注:陈王廷),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拜师结义,树志文武,双杰成名,创艺太极养生功,十三势拳、剑、箭,艺名传  相似文献   
2.
李万斌 《武当》2009,(7):26-29
河南省博爱县唐村李家的《李氏家谱》于2005年面世。《李氏家谱》编修于清康熙五十五年,编修人是唐村李氏第十代人李元善。李元善本是李仲的儿子,因李岩一子少亡,故李仲将第四子李元善过继给李岩承嗣。李元善成为李岩的儿子。此谱是儿子记录父辈的事,应该说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因为父辈的事他大都记忆犹新,远比道听途说真实。  相似文献   
3.
刘国利 《成才之路》2014,(20):32-33
健美操英文名为“Aerobics”,也叫有氧健身操,属于有氧运动的一种,它融音乐、舞蹈、体操、娱乐、健身为一体,在音乐的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健身目的的一项富有时代气息的体育运动项目。健美操源于现代社会人们对健身、健美的需要,它具有改善体质、增进健康、塑造体形、陶冶情操等功能。一、健美操教学在博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实施的必要性分析(1)健美操已被入教材,成为学生必修体育项目之一。健美操这一体育项目,近几年在中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于2001年被列入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本,而且是作为单独一章的内容供学生学习。博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使用的体育与健康教材是由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编写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在教材的第四章也介绍了健美操的相关知识,其中有健美操的概述、健美操的内容和健美操成套范例。由此可见,教材组织编写者对健美操教学的重视,这也反映了国家对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中健美操这一运动项目的重视。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健美操教学活动不仅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更是契合国家制定的学校体育的目标。(2)促进学生身体形态的良好发育,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健美操是融音乐和舞蹈于一体,集力量与柔美于一身的运动项目,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它对动作控制力和身体姿态要求比较严格。青少年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形态的可塑性比较强,抓住这个敏感期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上开展健美操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形态的正常发育,而且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  相似文献   
4.
信息港     
《河南教育》2005,(5):20-21
近日,邓州市教育局党组织确立了“联系实际求实效,转变作风抓教学”的基本原则,强调把转变作风、为师生办实事、接受社会监督贯穿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过程。他们通过调查走访、基层单位把关等形式,对系统内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做了普查,并开展了“结对子”活动。局党组采取主要领导包片包校、中层干部包乡包校的办法,使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注重办事效率。他们还组织各乡镇成人学校教师,采取政府扶持、科技先导、经济资助以及帮助寻找生产门路等措施,为困难教师送去了“科技大礼”。为确保活动不流于形式,该局党组…  相似文献   
5.
用地评价与城市发展方向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初步探讨了现代城市布局结构的生长方式及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并以河南省博爱县县城总体规划为例,说明在当前的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运用系统工程理论,通过对用地的评价,可以科学、合理、迅速地解决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学(数学版)》2009,(5):F0002-F0002
学校概况 河南省博爱县松林小学是2001年9月由县委、县政府创办的一所寄宿制学校。学校总投资1100余万元,现有29个教学班,1600名学生,87名专任教师。  相似文献   
7.
8.
李滨 《精武》2007,(1):38-39
一、太极武道为李博与李春茂传授河南省博爱县唐村李氏八世祖李春茂,乃李伦、李仲、李俊、李岩之生父。李春茂拜千载寺、太极宫武道长李博为师,习十三势拳、剑、枪艺,学而有成,是太极拳传世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著有《无极养生拳论》、《十三势行功歌》等太极武道著作。《李氏家谱》八世李春茂辞条:“春茂,字廷璧,号叶蓁,配赵氏、辛  相似文献   
9.
二、没有牧歌的童年没了男人的家,就像没了顶梁柱的房子,四壁徒墙,茅草盖顶,哪经得住风吹雨打?大娘已经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年老体衰,地里的农活早干不动了,只能到场上干些晒晒谷子的活计,在家里做饭、喂猪,干些家务活。母亲虽然年轻,却没怎么做过农活,从城里的少奶奶一落千丈,成了农村的地主婆,不得不干最苦最累的农活,那罪真是难挨!母亲从地里收工回来,正雷看着她被压肿的肩膀、布满血泡的手,不由得哭了。  相似文献   
10.
有人提出张三丰创拳之说,其中典型的说法有几个。一是吴图南在其《国术概论》中讲的太极拳传递:张三丰(元末)——王宗岳(明孝景间)——蒋发(清康熙间)——陈长兴(1771—1853年,作者注);二是:张三丰——王宗岳——蒋发——邢喜怀——张楚臣——;另一种说法是:张三丰——王宗岳——蒋发——陈王廷——。几种说法,虽矛盾很多,但都讲张三丰传拳王宗岳。此说真假,弄清王宗岳的生活年代是个关键问题。但是否真有王宗岳其人?如果有,是何时代人?主要活动在哪里?一直是个谜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