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5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新闻世界》2007,(10):35-36
纵观社会不同职业、不同领域,许多人都在为自身的健康问题备感忧虑:粉尘环境作业下的工人、卫生条件堪忧的农民和农民工、心理问题日益严重的白领和学生、电脑前疲惫的IT网民、"三高"之症缠身的富贵阶层……人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健康,但健康却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亚健康"已成为很多人身体状况的形容词。现代人的健康问题为何如此突出?其根源是社会、环境、生活节奏还是其他?我们该如何找回曾经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沙联村村民殷某开办一家豆腐加工坊,一直用自家住房作为豆腐生产用房。但因其住房年久失修,与现代食品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卫生条件要求差距较大,企业生产销售业绩逐年下滑,面临破产的边缘。  相似文献   
3.
卓然 《科学与文化》2004,(11):16-17
今年7月6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2004年艾滋病报告,报告称.2003年,全世界有480万人染上艾滋病病毒,是感染人数最多的一年截止2003年底,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有3780万,去年有290万人死于艾滋病自艾滋病发现至今,已有200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  相似文献   
4.
动态     
《福建教育》2007,(6):5-5
【教育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4月23日,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廖文科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教育部将采取六大措施,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一是加大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二是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三是抓紧研究制订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四是加大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五是尽快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和节假日向广大青少年开放;六是建立对学校体育的专项督导制度。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在今天举行的2007年第9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教育部和有关部门正在协商落实一项中西部阳光体育运动器材资助计划,第一批将投入10亿元,推出一批适于农村中小学生锻炼的体育器材,配送给中西部18个省份的学校。[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正规医学之外的一种奇特疗法,顺势疗法,重新受到医学界的瞩目。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全球必须研究顺势疗法,以补偿现存治疗方法的不足。顺势疗法,又称同类疗法或同质医疗,其治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的体育教师配备比例.小学卜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7-9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再加上大课间、体育活动课、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的要求,为保障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研究制订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是国家对中小学校体育教师、体育场地器材、教学卫生、生活设施、卫生保健室配备以及学生健康体检等方面的最基本要求,是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对《国家体育工作条例》、《国家卫生工作条例》的有效延伸与补充。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的体育教师配备比例,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7-9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每8-9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再加上大课间、体育活动课、运动训练,以及每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运动会的组织等等应该说工作量很大.任务很重,所以我们就要学会“偷懒”.既要保证高质量的完成教育教学及运动训练等任务,又能使自己感到比较轻松。那么如何去做呢?  相似文献   
10.
学校食堂为了改善卫生条件,减少校园垃圾,于今年改进了就餐设备和环境,提供免费的可重复使用的不锈钢餐具和筷子,增加了消毒设备和专门的洗涮人员。校方这样做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减少校园随风飘起的白色垃圾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行之后,校园里白色垃圾袋有所减少,但一个月后,校园和教室里的白色垃圾袋又多了起来,这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