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篇
体育   27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怎样练好太极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喜禄 《武当》2003,(3):18-18
怎样练好太极拳,它与健身有什么关系?根据我的体会,试作如下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2.
喻承镛 《武当》2006,(12):9-12
(接上期)第三十二式:双风贯耳承接前式。身向右微转,面向东南,右脚收回,屈膝含胸,两臂下沉,由外向内收至右膝上方,手心向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两手叠交于右膝之上,目视前方(如图134)。两手从右膝上向右膝两侧下沉,并向左右两侧分开,由内向外划圆,当两手划至两侧时,双手握拳,两  相似文献   
3.
王志远 《武当》2007,(6):15-17
含胸拔背含胸拔背或称涵胸拔背,是《身法八要》和《身法十要》共同提出的太极拳身法大要。《太极拳经歌诀》曰:“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胃音开  相似文献   
4.
王敬爱 《武当》2015,(1):56-57
无极起势两脚开立间距与肩同宽,两膝微屈,提肛敛臀、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头悬顶,下颏内收,唇微闭,舌轻顶,目微闭;两臂自然下垂,手腕微上屈,十指朝前,掌心朝下。全身放松,鼻吸鼻呼。静站5分钟。(如图1、图2)气润周身接上式,两臂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两掌心朝内,目视前方。两臂同时外旋呈八字掌,由身体两侧向上抬至与肩平,掌心朝上,两肘略沉,头部略右转,两眼余光注视右掌。(图3)  相似文献   
5.
6.
心意六合门的六艺之熊膀,是取熊的两膀下垂,两肘坠裹,含胸拔背,打通人体的上三节之窍道,而用胯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发出浑厚的熊膀之劲的内意。膀为  相似文献   
7.
屠仲道 《中华武术》2007,(10):54-55
在武术的各种书刊中,诸如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沉肩垂肘,松胸实腹,沉腰圆裆、气沉丹田等术语,随处可见,比比皆是,成为练拳人必背的口诀。然而,在练拳中,要真正懂得这些术语的理法,正确掌握要领,就不那么容易了。如果领悟了,做到了,才算入了门。因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戚海军 《武当》2014,(12):27-28
传统太极拳博大精深,我们不能抛开武术谈太极拳,更不能抛开太极谈太极拳。"太极拳"以"太极"为重要内涵,就是强调了"道"的法则;如果重"拳"而偏离"太极"便是本末倒置,向隅而泣。何为道?《周易》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我的理解就是阴阳平衡。而太极拳就是遵循这个"道法自然"的基本原则,内外兼修,产生应有的本能反应与令人莫测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陈心惠 《武当》2008,(8):9-11
第一式 混元起势 面朝东方,两脚并拢,微屈膝,大腿内侧两血海穴相触,前后二阴微提。松腹,松腰,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双手自然垂于身两侧,左右两手中指尖轻触大腿风市穴,头部中正,双眼垂帘,面带祥和,舌搭天桥,呼吸自然。然后调3~9息。(图1)  相似文献   
10.
冯磊 《父母必读》2021,(1):28-39
为什么有的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怎么看都舒服,有的孩子却坐着歪歪扭扭,站着含胸低头,看着就提不起精神来?这和孩子的身姿很有关系。挺拔的身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要从小养成。新年伊始,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开启好身姿养成计划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