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体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戎畋松 《收藏》2010,(7):150-154
秦地处西陲,原是居住在秦亭(今甘肃张家川西南)周围的一个赢姓部落;西周孝王时封非子为附庸,邑之秦。春秋初期,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并许赐之予岐山以西之地。至秦德公元年(前667年),秦都于雍城(今陕西凤翔南)。自此后,秦的疆土不断东移,到了秦穆公时,国势逐渐强大起来。秦穆公是秦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其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在统一了黄河以西诸戎狄部落后,方参与中原争霸,开始了秦国的崛起。及至战国初期,秦在列国诸侯眼里仍以“夷狄遇之”,不能参于东方诸国的会盟,经常处于劣势和被动挨打地位。  相似文献   
2.
在中西方历史中,有一个无论在年代、还是在性质上都特别契合的社会,那就是西方的古希腊时代和中国的春秋时代。年代上,古希腊开始于公元前800年的希波战争结束,结束于公元前146年的古罗马占领,持续了654年;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的周平王迁都,结束于公元前403年的三家分晋,持续了367年。性质上,古希腊实行的是奴隶制基础上的城邦民主制度,在各城邦相互争霸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从头说春秋     
《原来这才是春秋》对周平王迁都至周元王元年的三百多年春秋史,进行了全新梳理。从两千多年后的现代人的逻辑和视角,对这段充满争议的盛世和乱世重新审视,在重塑众多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的鲜活形象的同时,力图从历史深处找出被人有意无意埋没的玄机和真相。本文选自该书序言,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4.
杭天鹏 《围棋天地》2010,(16):82-86
中国历史的春秋时期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这本书而得名,此书描述了前722到前481年期间的历史。后世学者为了方便,把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建国至前476年统称为春秋时期。这时周王室开始日渐衰落,诸侯间征战不断,大国吞并小国,诸侯的力量变得强大起来。后人把这一时期分别崛起的五个国家称为春秋五霸。首位霸主就是齐国齐桓公。谈起齐国的崛起就不得不说一个人,那就是齐国名相管夷吾管仲。正是他的改革与谋略使齐国经济、军事快速发展。然而,最开始时他的仕途也很坎坷。  相似文献   
5.
李云 《收藏界》2011,(5):53-58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建都洛阳,史称东周,所居之城被称为东周王城。据史料记载,从周平王开始,东周共有14个王以洛阳为都城,共计300余年。东周时期,列国纷争,"礼崩乐坏",周王室日渐衰微,但东周王城作为天子之都,在星罗棋布的列国都邑中,仍保持着宗主国的躯壳,是列国都城中规格最高的都城。公元前256年,东周灭亡,王城荒废,遂成遗址。东周王城遗址位于涧河两岸,四周有夯土城墙,  相似文献   
6.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姓赢,名政。13岁时继位,22岁时亲政。在此之后,他以超人的胆识和气魄,消除了政敌,巩固了权位,并进行兼并战争,先后灭亡了韩、赵、魏、燕、楚、齐六国,结束了自周平王东迁以后550余年混乱的春秋战国时期,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空前统一的秦帝国。  相似文献   
7.
在宋代以前,《文侯之命》向来被视作《尚书》中的普通一篇,但进入宋代后,大批学者特殊视之,认为孔子将其收入《尚书》必有深意。他们或者认为孔子是为平王志气衰颓而哀伤,或者认为是要昭彰平王之罪,又或者认为孔子对平王仍有所期待。这一学术现象是与义理之学的兴起密不可分的,甚至还与靖康之难有关,因此南宋学者尤其热衷此道。他们的理论依据都是建立在“孔子定《书》”说的基础之上的,其论证难免有师心自用之嫌,在当时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批评。但是其影响也十分深远,元明理学诸儒自不必说,即使清代常州学派亦有因袭之处。  相似文献   
8.
王蔚华 《收藏界》2013,(7):26-27
在商代晚期,秦先祖"在西戎,保西垂",西周中期孝王时,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始有"秦"之称。以后秦"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襄公于是始国"而有秦国。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翦灭六国,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统一为期短暂,共历二世,统治15年。秦人用玉崇尚质朴、讲  相似文献   
9.
王辉 《收藏》2010,(6):76-82
《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即祭祀,“戎”本指兵器,引申指军旅、征战。祭祀与征战,是古代国家最重大的事务。 秦人原居甘肃东郜,周平王东迁,秦襄公率兵护送,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予岐以西之地。此后秦人进入关中,主要依靠军事实力,使国土不断向东延伸。秦文公三年(前763年),“以兵七百人东猎。四年,至汧渭之会”。秦武公元年(前697年),“伐彭戏氏,至于华山下”。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战国中晚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