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创作的一部中国长篇小说,是一种跨文化写作,将此类文本翻译成中文属于一种特殊的回译,所以译者在回译过程中需要做到忠实传递和还原原文本的文化和语言信息。本文以"忠实"为翻译标准,通过对姚木兰对话描写的分析来比较其两个中译本在回译过程中是否忠实地再现姚木兰形象,从而得出在回译此类特殊文本过程中,其中的人物形象必须得到真实的还原。  相似文献   
2.
中国题材英语文学的兴起使"文化回译"成为翻译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回译与文化回译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整理,对二者的定义、研究现状、不足以及发展前景都进行了阐释,旨在进一步厘清从回译研究到文化回译研究的发展过程。同时以文化回译为理论支撑,对于《大地》中译本中所体现的文化回译现象,从社会价值观、传统文化习俗以及家族文化观念三个角度进行分析阐释。  相似文献   
3.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翻译理论打破了西方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范式,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三个原则。本文以目的论三原则为指导,分析了林语堂的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两个中译本,并选取有代表性的实例对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文化回译时选用的翻译策略及方法。研究表明目的论对翻译过程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可广泛应用于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杰出的文学大师林语堂堪称中西文化交融与汇通的桥梁,其英语写作承载着文化传播的职能,在将其作品翻译成中文时,译者必定要考虑汉语固有的各种表达方式,努力将中国文化信息恢复原貌,这就涉及到了回译问题。文章通过对My Country and My People的两个中译本在还原中国文化元素方面的对比研究,分析译本的成功与不足,进而探讨了影响回译者译文质量的主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5.
回译作为一种翻译技巧,在进行外文人名术语、专著名以及外来词的翻译时有一定必然性,对于术语的回译要遵守"名从主人"和"约定俗成"的原则.此外,回译也可以作为一种翻译练习.译者将回译后得到的回译文与原文对比可以检验译文,发现译文中的误译;同时通过对比还有助于学习者分析体认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提高译者语言水平.结论是回译作为一种翻译练习更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翻译是两种文化的碰撞过程,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这个过程十分复杂,涉及译者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和素质。对于本科生的翻译教学,国内大部分院校仍然离不开对学生语言文化知识的培养,多数从翻译技巧、翻译欣赏等单向性教学,怎样的教学方式能进一步促进翻译课的教学效果?本论文试图从翻译教学的目标结合上课实际提出"回译"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认为这种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翻译意识。  相似文献   
7.
黄志勇 《中国教师》2009,(Z2):315-316
课文学习是中学学生学习英语重要环节,如何有效地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帮助他们诵记是值得老师们思考的课题,回译是建立在对比分析基础上双向可逆式的翻译,有助于学习者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的异同,掌握英语的语言特点,从而有助于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加以诵记,提高课文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积极建构知识。问题在于,在缺乏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习者对于如何自主学习茫然无措。在具体的教学与辅导过程中,可以发现,回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它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记忆效率,加强学习者的英汉对比意识,克服中式英语,还能鼓励学习者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因此,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的回译练习提高英语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翻译活动中,专有名词的翻译和回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结合《明代名人传记》的翻译实践,探讨汉学论著回译中译名的约定俗成性和统一性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探讨了专名回译过程中的文化还原问题。  相似文献   
10.
齐明珍  闫珊珊  刘倩 《考试周刊》2010,(27):101-102
回译是将自己或他人的译语文本再翻译回归源语文本的过程,将互文性理论与回译研究结合起来更能指导对回译的本质和功能的研究,从而更好地发挥回译对翻译教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