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体育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三块钱国币》是独幕喜剧。喜剧免不了笑声,笑声大多源自幽默。可许多学生却看不出《三块钱国币》有什么幽默色彩。  相似文献   
2.
吴瑞华 《学周刊C版》2011,(4):201-201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第四册选人了,物理学家、剧作家丁西林的独幕剧《三块钱国币》.该剧写了大学生杨长雄与女主人吴太太围绕女仆李嫂该不该为不慎打破的一只花瓶赔钱而展开得激烈争辩.展现了大学生杨长雄与女主人吴太太之间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3.
日前,听了两节同为《三块钱国币》的公开课。一节的教学思路是从分析矛盾冲突和情节入手进而把握人物性格和主题;另一节则是从人物语言切入。课后,大家反映不错。对于戏剧作品的解读,我们可从各个角度和层面入手,例如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戏剧冲突、语言风格、表现技巧等多角度来解读。当然,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  相似文献   
4.
《三块钱国币》是我围现代文学史上有“独幕剧圣手”之称的著名喜剧作家丁西林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本文虽为喜剧但不以滑稽为目的,而以智慧为基础,幽默与机智密切相连。其中虽不乏讽刺嘲弄意味,但轻松俏皮的幽默远胜于辛辣尖锐的讽刺,它不是引人哄堂大笑的讽刺喜剧,而是使人产生会心微笑的幽默喜剧。其幽默艺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三块钱国币》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阅读教学戏剧单元的自读篇目,是丁西林的一部独幕剧。根据中学剧本鉴赏的教学要求,教师只把目光锁定在杨长雄、吴太太等人身上。而当铺少奶奶在剧中戏份很少,仅是警察转述的人物,就被忽略了。殊不知该剧属于阅读教学范畴,在阅读教学注重“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相似文献   
6.
丁西林的独幕剧《三块钱国币》中,隐去了女佣打碎花瓶的情节,直接展开吴太太、杨长雄二人之间的争吵——女佣该不该赔花瓶。这就使得矛盾从演出开始就趋于激化,在杨长雄和吴太太争执不下之际,让杨长雄的朋友成众出面,推杨下棋。剧中共三处“下棋”在当时的场景中,表达的意思都不同,特别是第三处这六个“下棋”对我们理解剧情了解人物性格和拓展思路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徐州邮政局代办所使用的邮戳种类可谓丰富,就笔者所见,为江苏各市之冠。民国时期,徐州邮政代办所使用的戳式有如下几种:一、实线手填日期邮戳。如图1所示,上格为"江苏"二字,中格为"年月日"字样,下格为"徐州代十六"字样。使用该邮戳时,另用条形日期戳盖于该代办所邮戳旁边。如图2所示的中式封上,贴国币4枚共12000元的邮资,"徐州代十六",经台北37.5.29寄台南37.5.30到,封上有"卅七年五月廿七日发"条戳。也有见漏盖条形日期戳的信封存世。  相似文献   
8.
前段时间,笔者作为评委应邀参加了一次校园语文课本剧表演活动。 参赛的作品多是取材于高二语文戏剧单元,其中有表现矛盾冲突错综复杂的《雷雨》,也有蕴含浓郁的诗情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有诙谐幽默剧情简单的《三块钱国币》。除此之外,还有《日出》和学生自己改编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等等。  相似文献   
9.
独幕喜剧《三块钱国币》语言幽默诙谐,犀利深刻,它的生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丁西林先生的独幕剧《三块钱国币》不仅以诙谐幽默的戏剧冲突营造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更以其揭露社会的深刻,成为一部具有深刻社会内涵的讽刺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