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8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道平 《知识窗》2010,(9X):77-77
<正>青花瓷是最具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之一,有"国瓷"之美誉。青花瓷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即已起源,元、明、清三朝以景德镇窑为代表,是青花瓷大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09,(7)
新中国60华诞,成就辉煌,举世瞩目!用什么方式完美展现60年的富国强民历程?如何让伟大时代的精神财富薪火相传?怎样展示我们瓷国瓷艺的至高境界?景德镇和醴陵两大瓷都第一次受命合作,各选本地最优秀大师,择最珍贵工艺,用最具特色的大创意来浓缩历史。历经千百次试验,一款汇聚时代精髓、完整总结中国瓷艺最高成就的颠峰大作"共和国六十周年纪念瓶"震惊问世!  相似文献   
3.
郑炯鑫  王德槐 《收藏》2012,(7):48-55
2011年11月2日上午,由故宫博物院、中国古陶瓷学会、福建省文物局、德化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11中国瓷都·德化窑学术研讨会在德化隆重开幕,来自德国、法国、美国、英国、荷兰、韩国以及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的70多名国内外博物馆馆长及从事陶瓷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齐聚瓷都,进行主题为"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的研讨活动,同时举办"故宫博物院德化瓷精品展""德化古窑址标本展""德化窑民间收藏展"以及"博物馆馆长论坛"等活动,以共同推动德化窑陶瓷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曾经是马来西亚的一部分,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成为独立的共和国。新加坡在马来语里的意思是"狮子之城",故新加坡又被称作"狮城"。在新加坡河河畔,有一座闻名于世的鱼尾狮雕像,于1972年建成,目前已成为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凡是到新加坡旅游观光的外国游客,一定会慕名前去鱼尾狮公园观赏鱼尾狮像。我前不久收到邮友自新加坡寄来的一枚印有鱼尾狮像的  相似文献   
5.
在花花绿绿的邮票海洋中,我最钟情于世界各国的异形异质邮票收藏。这种酷爱,始于少年时代。当时在小学同桌的影响下,我爱上了邮票,为了购买邮票,我竭尽所能地省吃俭用,把积攒下来的钱托付给同学的舅舅帮我购买邮票。一次,同学的舅舅给我带来了一本邮票册,里面有苏联、捷克、波兰、匈牙利等很多国家的奇形怪状的邮票,其中,有两枚竟然是用丝绸和铝箔印制的邮票,更是让我万分惊喜,从  相似文献   
6.
阔石 《收藏》2015,(3):92-93
黎纯,字勉亭,民国瓷艺名家。2006年,《收藏》杂志第3期刊登了一篇署名孙涛的文章《民国瓷艺名家黎勉亭》。文中除简要介绍黎勉亭的艺术生涯外,着重介绍了黎勉亭如何在中国画传统艺术技法基础上,利用金刚石钻头,采用磨琢雕点钻等技巧,成功刻制出具有极高艺术水准的刻瓷作品。文中还谈到,当时有人出重金请黎氏为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刻制头像,袁看后大为惊奇,随即由工商部电招黎氏入京,授以工商部主事一职,令其刻英王乔治像。黎氏历时5个月始造像成功,时乙卯年,  相似文献   
7.
柯嘉囝 《文化交流》2014,(10):63-66
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两国举办了"名馆·名家·名作""大师与大师"等作品联展,从近现代"中法绘画艺术的比照中领略艺术的神奇力量和两国人民对人文精神的不懈探索"。让我们也来看看历史上的中法艺术交往。洛可可(又译为罗可可)艺术,来源于法语rocaille(贝壳式),引申为像贝壳一样闪烁,它最初是指某些建筑以及室内装潢的样式。产生于18世纪的法国洛可可画,多以美女、香花、风景、静物为题材,风格具有轻松活泼、小巧玲珑、愉快亲切、纤细柔弱、娇媚艳情、精美繁华、舒适优雅、柔和明亮的特点,代替以往绘画的悲壮严肃,反映了法国精英们在经历了压抑时代后在艺术上的新追求。  相似文献   
8.
空谷 《收藏界》2014,(11):60-67
对于浅绛彩的收藏和研究,都是改革开放以来从草根作起来的。而关于浅绛彩历史地位的讨论,则伴随了浅绛彩收藏和研究的全过程。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浅绛彩瓷精品面世的数量不断增加,浅绛彩瓷绘艺术作品体系日趋丰满,对浅绛彩的认识越来越客观,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认可的范围越来越大,对它的历史地位的评价也就越来越重要。这是一个大趋势,这一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9.
丁清莲 《知识窗》2010,(7X):72-72
<正>中国瓷绘人物图由唐代开始发展,直至当代依然保持兴盛。欧洲文化从清代才开始影响中国瓷绘人物图,但是从影响力来讲却是巨大的,使中国瓷绘人物图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欧洲工艺与艺术对中国瓷绘人物图  相似文献   
10.
丁清莲 《知识窗》2010,(8X):65-65
<正>传统瓷上肖像画并非古老的陶瓷装饰品种,其真正兴起只是在近代,但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面貌和卓越成就使其在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时至当代,传统瓷上肖像画面临发展困境,能真正理解其独特艺术与文化价值的人士越来越少。有鉴于此,笔者积多年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