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58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57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声像档案》2006,8(1):42-42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而在此之前,我国的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一直到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这才在中国土地上首开公历纪元。南京人也在全国率先过起了公历的“元旦”。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北京市延庆县档案馆从东小河屯村村民赵元玉手中征集到两张伪蒙疆时期、采用成吉思汗纪军的身份证,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且在世界的万花园中也散发着独特芳香,彰显着中国元素的魅力。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唤起学生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语文教学中,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教学不容乐观,原因诸多,其中有一点,就是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彰显古代文化常识的魅力呢?布鲁纳说:"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  相似文献   
4.
在史学与考古研究中,为确证事件的发生时间,常涉及公历日期与日干支间的换算;这种换算通常是借助“万年历”查对出来的,不太便捷;尤其是,在运用计算机进行编年史研究时,更突显出了借助“万年历”换算公历日期与日干支的不便;从而,引发了探索用数学公式换算公历日期与其对应的日干支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有首流行歌曲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再过20年咱们来相会……”反映了一群年青人满怀豪情走向工作走向生活,准备在各条战线上大显身手,待20年后将各自的成绩向祖国向人民汇报.20年后再相聚祖国的面貌将会有更大的变化.大家知道今年是公元2006年,再过20年就是公元2026年.但如果是农历,再过20年是什么年,大家未必都知道.要知道再过20年农历是什么年,我们必须要了解农历的纪年法.农历的纪年法是用天干和地支相搭配组成.天干有10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地…  相似文献   
6.
《中书备对》是现存唯一保存有宋代全国户数、口数和丁数等人口资料的重要文献,但在关于宋代人口问题的讨论中,对这一文献的研究和利用很不充分,有些讨论者甚至忽视它的存在。本文通过考证,确认《中书备对》之户口资料的纪年为元丰二年;所收录的户数为负担赋役的主客户,口数为负担赋役的主客户之著籍男子数,丁数为担负赋役的男子数。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籍浩若烟海,我们阅读、整理和研究这些古籍时,总要遇到有关时间的概念,即纪年、纪日等历法问题。古今历法不同,且古籍中纪年,纪日等常用天干、地支表示,或用别名代替,这就给后学欲弄清某一历史现象的确切时间造成很大困难,必须将之换算成公历年、月、日,方可读懂古籍,加深对历史现象的认识,有利于学习与研究。所以,历法在历史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掌握有关历法知识及干支公元换算等运用是学习与研究历史的一把钥匙,同时要破除述信,树立科学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封面反馈@Asura之魔都纪年:报道还比较中肯的,之前好多人都指责孩子们。我就想起《半生缘》里曼桢的话:妓女和嫖客,我不知道哪个更不道德。  相似文献   
9.
一个文明的成长就如同一个人一样,一旦拒绝从别人那里学东西,就会没落。看看世界文明史就知道,如果当时欧洲人拒斥阿拉伯文化的“入侵”,还谈什么文艺复兴?  相似文献   
10.
周公摄政纪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宋代以来,尤其是本世纪初王国维之后,出现一股否认周公摄政史实的研究倾向,近年持此见尤夥,不烦枚举。其实,周公摄政是不容抹煞的史实,否认或是出于误解,更主要是由于历来对摄政制度本身未能深入研究所致。本试以分析考证摄政制度为端绪,重申周公摄政的史实,同时解决周公摄政纪年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