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贾关法 《收藏界》2011,(12):97-100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林凤眠是一座令人景仰的高山。  相似文献   
2.
20世纪的中国意笔人物画,经历了由古典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这是一场前无古人的伟大变革。徐悲鸿是这场变革的伟大开拓者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巨人。他以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写实主义艺术主张,融汇中西,探索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中国化艺术手法,开拓了中国现代意笔人物画的发展繁荣之路。他的艺术思想和艺术道路在21世纪仍具有着指导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海剑 《教师》2010,(14):F0003-F0004
王梦湖先生是我尊敬的当代知名画家之一,其为人淳朴谦和,对人真诚而大气。他的艺术正与他做人的真诚与大气是一致的,能深深地打动人。他的作品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继传统而创新,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一种厚重华滋、大气宏壮的感觉,使观者感受到心与物对应的神奇:喜柔条于芳春,瞻万物而思纷,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意笔人物画 ,主要以水墨为主 ,用色很少。就意笔人物画的设色来看 ,综合起来 ,不外这样几种方式 ,即 :原色的使用、调合色的使用以及色墨的混合运用等。意笔人物画发展至今 ,形成了多种风格发展的势头。使意笔人物画的用色和形式越来越丰富 ,从而活跃了画坛的绘画氛围 ,使意笔人物画的发展富有了生机。  相似文献   
5.
以传承、发展为宗旨的“浙派意笔人物画邀请展暨浙派人物画学术研讨会”10月26日在浙江美术馆开幕。浙派意笔人物画的开创者李震坚、方增先、周昌谷和梁平波、冯远、刘文西、吴山明、吴永良、王庆明、李山、刘健、张品超、冯运瑜、王赞、尉晓榕等26位画家的近180幅作品,展示了中国绘画史上一座丰碑的缔造历程和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6.
意笔人物画是一种水墨淋漓的绘画 ,传统中的意笔人物画一直把笔墨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 ,在意笔人物画中 ,人物的结构、动态、表情、气质及一切精神面貌都必须通过笔墨的合理应用才得以再现和传神 ,而笔墨也是借助表现结构的变化和不同物象的复杂形貌而得到充分的发挥。意笔人物画用笔要求厚重、稳健、力度、浑朴 ,既注重整体感觉 ,又注意每笔的用笔效果  相似文献   
7.
当代写意人物画近些年有了较大的发展,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方法等都有了较快的发展,对写意人物画的绘画程度的优劣也有了一定的界定,这个界定已成为学习写意人物画的无形的标准,但这个标准不是唯一衡量写意人物画的尺度。  相似文献   
8.
2012年9月15日,浙派人物画“五老”之一、著名画家顾生岳因病在杭州去世,享年85岁。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浙派人物画的崛起,曾在全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这其中,李震坚、周昌谷、顾生岳、方增先、宋忠元五位先生,被尊称为浙派人物画开山“五老”,现在前三位都去世了。这五位老先生中,三位擅意笔,两位擅工笔。  相似文献   
9.
意笔线描是中国画中特有的绘画祥式,在美学与训练方法上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意笔人物画家以水墨材料作画的同时,却远离笔墨,远离东方文化观,借助西方现代绘画语言,以革新反叛传统中国画的倾向。一方面,打破国画界相对呆板、僵化的规范格局.另一方面,其作品也呈现为“西方-东方”单流向的模式,使人物画种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人物画的审美价值尺度的游移,则需要重新界定审美的品评标准,捍卫中国画最后的底线——笔墨,加深对意笔人物画的审美特征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