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1138篇
科学研究   365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144篇
综合类   163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郭宝洪 《武当》2003,(9):16-17
懒扎衣拳式是太极拳拳理中“太极生两仪”中的第一仪,它上承金刚捣碓拳式,下连六封四闭拳式,是陈式太极拳的代表拳式之一。该拳式亦能完整体现陈式太极拳的技术风格和技击特点,是非常值得陈式太极拳爱好者探讨研究的拳式。  相似文献   
2.
抢篮板球的意识与方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篮球是一项运用最有效的方法,尽可能多地把球攻进对方球篮的竞技运动。随着篮球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篮球运动攻防转换节奏不断加快,以期最大限度地争取得分的机会。因此,在比赛中有效地争夺篮板球,获取更多的进攻主动权,成为现代篮球比赛决定胜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3.
短道速滑技术中起跑技术比较重要。尤其在 5 0 0米比赛中 ,起跑对取得比赛的胜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优秀选手来说 ,如果起跑成功 ,占据领先位置 ,就可以不受他人干扰 ,一路领滑夺取最后的胜利 ;对于实力相对较弱的选手 ,如果起跑技术好 ,则可以抢到领先位置 ,进而控制比赛节奏 ,取得最佳成绩。因此 ,起跑技术是 5 0 0米取胜的关键。而在整个起跑过程中 ,第一步又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第一步能达到较高的速度 ,那么就有利于第二、三步的技术发挥 ,从而获得更高的速度。因此 ,起跑第一步的速度又直接影响到整个起跑的速度。1 研究对象与方…  相似文献   
4.
排球运动中的正面扣球、正面大力发球和打垫球等击打手法,从动作结构分析,都具有运用上旋球手法击打球的共同特点,属于同类技术。挥臂击球是该类技术的关键环节,上旋球手法在这类技术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运用技能迁移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教学难点,即挥臂击球环节。为进一步掌握此类技能奠定了技术基础,缩短了这类技术的学习时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山令誉 《武当》2004,(9):20-21
考证正统太极拳,必须有理论根据。因为张三丰创造太极拳,这个考证理论根据必须与张三丰直接挂钩。笔者通过研究和实践,认为杨澄甫1934年出版的《太极拳体用全书》附文中《张三丰太极拳论》和《王宗岳太极拳论》二篇论文,是太极拳的理论经典,也是张三丰创太极拳唯一的理论依据。其他也称太极拳理论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最具代表性的拳种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其健身和技击的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运用耗散结构理论阐述了太极拳的健身技击原理.  相似文献   
7.
怪刀巧制敌     
安洋 《精武》2004,(3):26-27
漫漫历史长河中,多少拳术兴衰巨变。作为人类防身自卫的最佳武器,刀具的演变也是沧海桑田。笔者练习技击已经有三十多年,遨游于书海中,了解到不少刀具的变化——从大型的三尖两刃刀、青龙偃月刀、勾镰刀、朴刀到中型的单刀、双刀,再到小型的匕首。它们中有些曾兴盛一时,但只是历  相似文献   
8.
朱保荣 《精武》2004,(7):36-37
截拳道是李小龙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创立的一门实战武道:截拳道创立不久,李小龙还来不及将其完善,就撒手人寰:如今三十余年过去了,虽然李小龙已逝,但是他往许多人心目中依旧高大;虽然截拳道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是拥有众多爱好者和研习者:那么,截拳道究竟有什么魅力呢?每个人爱好截拳道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笔者在此发表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林辉 《精武》2004,(9):34-35
万籁声老师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武术技击家、自然门一代宗师,而且还是饮誉南国的伤科名家。他师从赵鑫洲、杜心五、刘百川、杨畏之、王荣标、邓芷灵等奇人异士,不但学习了上乘的武功,还得到了伤科方面的秘授,掌握了一些几代人积累下来的伤科秘方。解放后,他考得中医执照,悬壶济世,用特有的手法及秘方医治了无数的疑难杂症,挽救了无数垂危的生命,长期以来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晚年还整理了《中国伤科》一书,系统地介绍了伤科,并公开了一些秘传的医治手法及秘方。  相似文献   
10.
周和平 《武当》2004,(8):30-32
古圣先贤以时间与智慧,凝筑神圣之武学殿堂。仰之弥高,俯之弥深,叹为观止。古人终身浸润武学,水滴石穿,电光石火,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真修实证,传世精真,多有建树。今人日为生计,心存功利,心浮气躁,深造为难,成器犹难。择法为难,择师犹难。实难窥古人之境界,更何论登堂入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