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359篇
科学研究   13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0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试论新技术环境下图书馆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廖剑岚、范并思在一篇综述性论文中,将当前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热潮的特点精辟地归纳为“感受知识经济走近数字化时代”。新旧世纪之交,一方面知识经济大环境给图书馆事业带来巨大机遇,为图书馆事业开辟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图书馆事业又受到巨大的来自技术的压力。由于外部环境变化而引发了对图书馆学研究进行深刻反思,图书馆学研究的特性成为人们热衷讨论的议题。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图书馆学研究比以往更具可操作性。可以说,可操作性是新时期图书馆学研究的基本特征。所谓图书馆学研究的可操作性是指  相似文献   
2.
3.
互联网作为“富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长期以来,这个“富矿“主要是体现在经营方面。如今,这个“富矿“也开始体现在新闻方面。2005年以来,新一代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性的概念越来越普及,与之对应的是,Web2.0这个本是技术性的字眼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人文含义。  相似文献   
4.
北京奥运会期间,路透社一个小小的报道失误,引起了中国媒体同行的关注。路透社发布了“中国体操女队无缘决赛“的新闻,这本来是一个“技术性错误“,可是却成了值得关注的新闻,原因非常简单,“路透社是英国最大的新闻社,也是西方最大的英文报道媒体之一。“(《南方日报》2008年8月12日)  相似文献   
5.
时下,有些地方报纸的新闻编辑被戏称为“稿件搬运工”,这是何故?原来,此类新闻编辑安坐电脑旁,每日轻敲键盘,把记者库的稿件,直接调取、搬运到组版库中,记者写的文章是啥样,版面大样上就复制成啥样。编辑业务这项本该是技术性很强的脑力活,演变成搬运稿件的轻松体力活,成了“稿件搬运工”。  相似文献   
6.
编稿两忌     
编稿,即编辑加工文稿.它集政策性、技术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是学术期刊编辑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提高编辑加工质量是出好刊的根本保证.由于编辑加工是在对文稿审读后决定采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编辑在加工的过程中,应认真把握好一个"度",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即达到"意少一字则义阙,句长一言则辞妨"(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唐·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的境界.笔者在多年从事学术期刊编辑的实践中体会到,编辑加工文稿的过程,是编者与作者互动的过程,必须以诚相待,全身心地投入,并做到"两忌".  相似文献   
7.
新闻媒体能否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于报道突发事件、缓解各方矛盾、降低社会恐慌以及减少不良效应的扩展与传播的关键作用,绝不仅仅是个技术性问题,更是事关党的执政能力与构建和谐社会成效的重大问题。由业可见,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媒体的责任之重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广义城市基础设施包括技术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文章以城市基础设施涵义和特点分析为基础,提出适应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三个观点:区域整体设计观、综合协调规划观和动态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入世后对外全面开放将进入新的时期。作为直接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技术监督标准、图书情报部门,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认真研究WTO原则和WTO/TBT规定尤为重要。依据自己工作特点,怎样做好入世后技术法规、标准情报及合格评定程序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于当代日常音乐生活共享层次这一大众美育的层次,以专业性和技术性为导向,同时兼顾对于关联环节或者多元视角的协调与综合,对国民音乐教育的基础实施与精准推行作出了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