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0篇
体育   56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光先 《垂钓》2003,(8):22-23
流动浮钓法和定点浮钓法历来是广大钓友擒拿鲢鳙的主要招数,可由于多种原因,效果总是不大令人满意。下面介绍的就是一种将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行之有效的钓法。  相似文献   
2.
张之晔 《钓鱼》2006,(11):1-1
5月3日上午,在漕湖,一个叫洋洋的10岁小男孩让钓鱼的叔叔、伯伯汗颜。他用一支3.6米抛竿、串钩挂蚯蚓,随便而毫无章法的乱扔,就这么钓了9尾黄颡和1尾重逾2千克的鲤鱼,成了这个上午钓场的冠军。  相似文献   
3.
邹思全 《钓鱼》2005,(19):44-44
今年8月6日,天气多云转中雨,气温22~28℃,微风,且昼夜温差不大,是个钓鱼的好天气。凌晨三点,我和侄子邹善臣来到云蒙湖钓鱼。钓位选在南岸凸出水中50米处砬子头北角的一座小山下,一个有200多平方米范围的大湾,因为那里平时最肯上鱼。我用草鸡饲料、蒜吞型鱼饵、面粉配制而成的糟食,由南向北沿河边投下了十三支抛竿,不到三小时就上了两条鲤鱼和几条半斤多重的鲫鱼。因八点钟我还得去上班,只好叫父亲来钓。晚上我急急忙忙地回到钓点.钓位只有两个外甥守堵。这时他俩已经钓获10多千克鱼。等我把竿换完饵,天下突然起了小雨。  相似文献   
4.
崔德民 《垂钓》2004,(2):47-48
要想玩好抛竿可不容易,这里面的说道可多着哪!  相似文献   
5.
李哲 《钓鱼》2004,(23):42-42
串钩钓组 串钩钓组,即用抛竿、鱼线轮、串钩、铅坠、连接器等钓具组成的钓组。该钓组的使用是在使用炸弹钩无效的情况下的一种补充钓法。它的优势是一根主线的钓钩上可分在不同泳层的水体中。施钓的适应面较广。很多使用串钩钓组的钓友,都曾有一副串钩中多鱼的经历。常有同一个钓组,上面的钩上了个翘嘴鲌鱼,中间的钩钓上了鲫鱼,底钩钓上了黄颡的事发生。当然,串钩能钓获的鱼类,不仅是上述的几种;  相似文献   
6.
伏治友 《钓鱼》2004,(16):24-24
我有两支抛竿,钓鱼时经常同时使用。其中一支经常上鱼,另一支很少上鱼。上鱼的一支是从地摊上买的,质量确实很差,绕线轮有时失灵,连线也很难收回.不上鱼的一支倒是从商店买的正规产品。  相似文献   
7.
张铨 《钓鱼》2004,(4):24-24
古代战争武器有短剑也有长矛,现代战争武器有冲锋枪也有大炮还有导弹。钓鱼武器有手竿也有抛竿。36米、45米的短手竿在鱼池竞技或小溪边走钓中显得轻巧玲珑,得心应手,倍受青睐。而长竿呢?最近的几次经历,令我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8.
抛竿用线     
李哲 《钓鱼》2004,(7):32-32
先把鱼线轮固定在抛竿上,关闭出线开关,将线从小磁环按正常穿线的相反方向,自上而下,先小后大地从磁环中穿过,将线档架翻开,再将线头结死扣拴在线轴里,把线档架复位。如果装的是散装线的话,可找个人协助一下,先将散线一圈圈的理顺,绕线者应缓慢地一圈圈地绕。遇有相交的圈数,应仔细地理顺后再绕。绕盘线时,可一人独立操作。可将地上放一只面盆,然后用些东西盖住盆口,钓者手抓竿并用拇指与食指捏住线(需带手套,防止鱼线划伤手指),可稍稍捏紧一些,使绕上的线不致于太松,此外,也可将盘线套在酒瓶颈上绕,绕时也不会发生乱线。  相似文献   
9.
扬天举 《垂钓》2004,(6):13-13
鳊鱼属于中小型鱼类,多游弋于水体的中下层,也常到上层觅食。鳊鱼喜欢江河湖库的多水草处,喜欢清洁.含氧高的深水水域。鳊鱼主食水生植物和浮游动物,底栖时摄食各种食物残屑,在中层游弋时有摄食抗落食饵的习性。鳊鱼5—6月产卵于深两米左右的软泥多草区.7-9月份多游于水体的上层或表层,啄食嫩草、菜叶或落水昆虫。鳊鱼的食草性和杂食性与鲩鱼相似。  相似文献   
10.
东子 《中国钓鱼》2004,(2):31-31
与黄适之在一起,总会有一些收获。最近,我又跟他学了一招——怎样在风天抛手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