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6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钟杰 《班主任之友》2015,(Z1):52-54
很多老师说,建立小组不难,难就难在小组建立了,热闹一阵子就死水一潭了,师生都觉得没劲儿,最后小组自然"消亡"。那么,新建小组究竟要怎样打理才能将其盘活呢?班主任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建立小组究竟是为了什么?仅仅是课堂上用来讨论学习的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小组很快就消亡了。我以为,小组建设不仅要推动孩子们学习,更主要的还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朋友圈和归宿感。其次,班主任要明白,小组要"活",  相似文献   
2.
名师一课,一个小时左右中浓缩的可能是一生的积淀。若能用心体会积累,语文学习与考试将不再是难点。若你有特别喜爱或难懂的课文,尽管对我们吐露,名师的心血结晶将让你洞悉课文的奥妙。兰姐:我感到恐瞑。初中的时候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当日寸高声朗诵,整个身体都可以随之震颤,那种饱满又自豪的情感现在都有余温,这是一种诗意性的共鸣。然而慢慢长大,当我看了许许多多外国作品之后,那种共鸣似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考改革特别是话题作文和“新概念”作文的兴起,中学生作文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写作空间更加广阔和自由。近年确实涌现了一大批形式灵活多样、语言新颖生动、内容真实深刻的佳作,但同时也给“宿构”、编造无真情实感的“伪作文”和形同文字游戏的“怪作文”提供了平台,所以专家点评近年的高考作文时得出一个结论:思想普遍平庸,形式普遍花哨。要彻底扭转这个局面,笔者认为要从纠正作文教学“四重四轻”的偏向开始。  相似文献   
4.
武晋科 《文化学刊》2015,(2):234-236
保罗·奥斯特的叙述迷宫的实现,有赖于语言与文字游戏。作为带有后现代色彩的玄学侦探小说,《纽约三部曲》首先从文本的语言与文字层面上进行大胆创新,从文本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入手,实施迷宫文本的建构,传达后现代主义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思考。本文主要从断裂的语言、语言游戏和文字游戏入手,着重探讨叙述话语背后的深层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5.
不管文字游戏是作为游戏的一种下位理论,还是作为语言文学的一种存在形式,其始终都具有游戏的本质。益智汉语文字游戏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的,其存在适用的语境,本文深入研究了益智汉语文字游戏的语境制约,主要涉及了文学语体、准文学语体以及非文学语体之中的文字游戏。其规则主要包括恰当得体、适度以及把握趣味性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安贫与安富     
赵强 《文化学刊》2008,(5):80-80
赵强在2008年4月16日《中华读书报》撰文指出,贫富只是结果和现象,安才是人的核心。天生的贫穷与追求得来的贫穷,从天而降的财富与追求得来的财富,局  相似文献   
7.
李莉粉 《考试周刊》2010,(11):35-36
一、引言 英国作者刘易斯·卡罗尔的A 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一经问世即受到广泛好评。然而,由于此书中含有诸多双关语、藏头诗、典故和文字游戏,其翻译难度在世界上是有名的(当时就有卡罗尔的朋友认为此书不可译)。目前,在我国图书市场上。  相似文献   
8.
方建成 《数学教学》2007,(11):44-45
回顾历史,1963年数学教学大纲首次提出培养"三大能力",到1978年又增加了"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02年又将原"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数学思维能力".这一修改,决非搞文字游戏,而是事关本质,一次次的修改是认识上一次次的升华.  相似文献   
9.
笔者曾写过一篇《把学生当人》的“口号”文章。“学生”与“人”有什么区别吗?这绝不是在玩什么文字游戏,它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学生”只是暂时的角色,“人”却是永远的身份。谋求人的发展,才应该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和全部责任,那么,真正的教育就绝不只是对学生三年或六年的简单涂抹,而是于人的一生非常重要的重新塑造。  相似文献   
10.
这些年,随着新闻观念的变革,那种令人生厌的刻板、枯燥、雷同的“八股腔”越来越少了。许多媒体的新闻和文章积极出新、求美,在准确、鲜明的基础上,尽力做到新颖、生动,别出心裁,让受众“一见钟情”。但是,有的媒体也产生了另一种倾向,不顾语言规范,滥用谐音标题,乱用引号,乱改成语,随意夹杂外语,甚至玩弄文字游戏,令人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