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6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阳  丁子 《精武》2003,(2):1-1,4
大牌导演张艺谋本是以拍“纯文学”艺术而蜚声国际影坛的,譬如咱耳熟能详的《红高粱》、《黄土地》、《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些属于“纯文学”电影艺术,与通俗文学不搭界,更与上不了台面的武侠类文艺作品不沾边。大概因为武侠文学是“下里巴人”欣赏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近读名作家陆夫的一篇谈创作的讲稿,其中说及上世纪50年代,张天翼向他介绍的一条写作经验:写稿子的时候“老子天下第一”,稿子写好后“小子罪该万死”。陆夫解释道:“这就是说,写的时候要充满信心,写好稿后要谦虚谨慎处理。”张天翼和陆夫都是老一辈名作家。他们说的“写稿子”是指创作艺作品。但是“隔行不隔理”,新闻写作(包括我们通讯员)认真学习他们的写作经验,“消化吸收”,是不无益处的。  相似文献   
3.
王园  徐洁  良瑜  海燕 《图书馆杂志》2006,25(1):92-95
王园:“时尚”者,潮流也。作为修饰语,意思应该相当于“引领潮流的”,“为大多数人所追捧的”;作为中心语,则是一系列的赋予某种文艺作品一定特色的抽象元素。“小说”,故事耳,在其发展初期,大致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但在文艺发展的历史上,地位日益重要,进而逐渐成为文学的重心、历史的镜鉴、思想的载体及至各类新思潮最喜光顾和利用的宠儿,以至于“利用小说”去怎么怎么的竞成了一种发明。  相似文献   
4.
副刊,指的是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学术论文等的专页或专栏。这种以刊登创作为主的文学副刊,是中国在世界新闻史上的一个独有的特色。我国的副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两个世纪。最早的副刊性文字当属1861年11月于上海创办的《上海新报》。创刊不久,就有随感、杂谈之类的短文断断续续出现。至于最早的副刊,则是上海英商中文报纸《字林沪报》自1897年11月24日起逐日随报赠送的“附张”——《消闲报》,用专门版面来集中刊载诗词、小品、乐府、传奇之类带有消闲性质的作品。发展到今天,副刊已成为报刊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当今信息时代,报纸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文化大革命”之前,尽管江青已经插手现代戏的改编,对文艺方面的事情过问甚多,但文艺大政方针总体还是健康的,发展也是平稳的,各种文艺作品在百花园中都有自己的一席位置。  相似文献   
6.
小薇是个成绩平平的小女孩,平日里总是沉默寡言、独来独往,从不和同学说笑,更不爱参加集体活动。为了让这个性格孤僻的女孩变得活泼开朗,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采取了不少办法,但都不见效。一天下午,这个班开展校外春游活动,同学们都欢呼雀跃着涌出教室,唯有小薇坐在座位上一动也不动。经过细致做工作,她仍然坚持不去。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选择了等待,让她一人留在学校。而待大家整整活动了一下午回到学校时,小薇却给老师交了一篇上千字的题为《享受孤独》的文章。出乎意料的是,这篇习作居然在市第届少儿文艺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7.
当代青年对经典文学艺术作品的认知度不高,但依然喜爱经典文艺作品。当代青年审美追求形象化,更倾向娱乐休闲性。  相似文献   
8.
这些年,以历史上楚汉相争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接连问世。小说、电影、电视剧、绘画,许多创作人对此产生兴趣,推出一部部“精品佳作”来,都说是艺术地再现了那个时代和那些个人杰鬼雄。而在笔者看来,这些作品,还没有哪一个能比较准确深刻地反映出楚汉之战非凡的社会和历史价值。至于人物塑造,更谈不上成功。个别的,甚至无中生有,添油加醋,专在情爱上作戏,质量低下。  相似文献   
9.
在文本中感知形象,从形象中触摸社会生活,应当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难点所在,也是文学作品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早在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写作思想。所谓“为时”,就是说文艺创作必须能反映时代现实,并为时代现实服务;所谓“为事”,就是说文艺作品必须写社会、写人民生活的具体事实,从而达到反映现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高层吹风     
学习他一丝不苟、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艺术品格,把作品质量放在首位,把学习作为不懈追求,为提高文艺作品的深度和厚度奠定坚实的学养基础;学习他立身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