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体育   9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对日本队在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技战术打法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日本女排主要战术进攻特点是以3号位快速多变为核心,结合2、4号位两边拉开强攻。第一、二、六轮次以井上香织的3号位近体快、2号位单脚背飞为掩护,结合两边的拉开进攻及后排进攻为主要打法;第三、四、五轮次以山本爱的2号位单脚背飞、背快为掩护,结合4号位拉开进攻和后排进攻为主要打法。4号位强攻是日本女排各轮次重要得分手段,效果较好。日本队的主攻手木村纱织是国际排联公布的最佳得分手的第一名。2号位强攻、后排攻效果一般。但得分超过中国女排。快攻组成率较高,效果较好。高质量的接发球是保证日本女排战术高效率组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自201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获得第5名起,日本女排显现出强势崛起之势,而中国女排则每况愈下,多次比赛战绩不佳,亚洲霸主地位不复存在。通过对2队比较,探索日本女排逐渐上升的原因和中国女排战绩不佳的根本。通过运用录像统计法、数据对比分析法对2011年瑞士女排精英赛冠军日本队与第3名中国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日本队在发球、接发球、扣球方面都优于中国队,进攻节奏上明显快于中国队。  相似文献   
3.
当代竞技排球运动已呈"大型化"发展趋势。在2011瑞士精英赛半决赛中,占据网上绝对高度的中国女排,被平均身高低于中国队13cm的日本队3∶0完胜。继而在决赛中,日本队又以3∶0击败一向以高度和力量称霸排坛的古巴女排,无可争议地获得了冠军。"大型化"败给了"小快灵",这是近年来国际排坛亚洲流派战胜欧美流派的经典战例,引发  相似文献   
4.
日本女排凭借其顽强作风和在比赛中对技战术的合理运用,一直是世界女排的一支强队。近年来,随着阵容的不断稳定和技战术的丰富,日本女排佳绩频传,获得2010年世界女排锦标赛第3名,并取得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日本女排作为中国女排在亚洲最强硬的对手之一,不可小觑。本文通过对日本队在2010年世界女排锦标赛的5场比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我国的网球训练还没有多球训练方法。六十年代初,日本女排在著名教练大松博文带领下,三年打进世界前三名,五年夺得世界冠军,在强手如林的排坛,身材矮小的日本队打败身材高大的欧美强队.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第8届世界女子排球赛 中、日比赛的统计资料。判明中国女 失利的原因是进攻战术单调、发球及扣球质量均弱于日本队。建议中。建议中国女排抓身体训练的同时,坚持全面、高度快速多变的战术指导思想,努力提高进攻技战术的质量,为实现攻势排球的战略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15,(12):1084-1087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录像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14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日本女排比赛成绩的历史性突破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MB1战术、超强的防守能力、个人和集体配合能力是日本女排夺取2014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亚军的关键,然而日本女排仍在网上实力、身高、力量等方面与世界其它强队存在明显差距。通过分析日本女排技战术的得失优劣,旨在为中国女排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三大球完败日韩,一银二铜馋人,中国这阵地丢得可惜!"新浪评论真切描述了中国人的心态。12年来,中国女排首次无缘奥运4强;男篮16年来最差战绩;女篮虽进前8名,但离曾经的银牌非常遥远;足球、男排则无缘伦敦。遥想当年,中国三大球亚洲一流,国际瞩目;谁料2012年伦敦奥运,日本、韩国各领风骚。日本男足在获得奥运铜牌44年后晋级伦敦奥运会半决赛,此前,他们击溃了足坛新贵西班牙队;韩国男足则淘汰了东道主英国队晋级半决赛,都创造  相似文献   
9.
研究分析在大赛时中、日女排两队之间的技、战术发挥的异同,了解中国女排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备战提供参考。主要运用比较研究法、录像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纵向对比在2012—2014年间中、日女排在发球、接发球、接发球进攻及防反4个方面的差异。研究认为,中国女排发球缺少变化、接发球到位率低、过分倚重接发球进攻,忽视防反,技术结构亟待完善。建议中国女排的各项技术要协调发展,今后应加强"全面型"运动员的选拔和训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