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546篇
科学研究   198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251篇
综合类   56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42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以来,创客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出现在公众视野,已成为培养综合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教育方式。文章以创客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索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Python课堂教学实施策略:作品激趣、互助探究和模仿创新。以佛山市顺德区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按钮编程》为例,对该教学实施策略进行了实践。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策略能激发学生学习Python的欲望,促使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合作与分享,进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巩固深化编程知识。  相似文献   
2.
3.
4.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04,(24):31-33
围棋界是一个不大的江湖,20年不过一箭之远,这片不大的江湖与不长的岁月连在一起,就串成了一段充实的围棋史。20年来,《围棋天地》是默默谱写这段胜负春秋的一支笔。从1985年围棋爱好者案头陌生的创刊号,到刚刚出版的本期杂志,20年斗转星移,《围棋天地》成为千百万棋迷的挚友。通过这个窗口,看我们所面对的世界,看为围棋倾倒的众生,一切似隔世,一切又似在眼前。在本刊迈上20年的最后一个台阶之际,我们有一种行过之后追忆往昔的冲动。谨以此文从《围棋天地》的窗口眺望历史,重读过去曾经的头条、沧桑的光影以及那些朴实抑或激扬的文字……  相似文献   
5.
徐訏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在小说中尽情幻化了一系列的“理想人物”、“理想爱情”、“理想人性”和“理想社会”,本文指出了徐訏在追求理想境界过程中的困惑、迷惘与日渐悲观的心态,同时认为,徐訏打破了中国现代作家在理想表达上相对贫弱的局面,他对理想境界的唯美追求在一个更高层次的意义上,应该被文学史接纳。  相似文献   
6.
武侠小说中说,顶尖的武林高手应该是静如处子,动若脱兔。笔者认为,如果把一张报纸比做一个在新闻“江湖”里闯荡的侠士的话,那么,动若脱兔善于冲杀的记者和静如处子稳守后方的编辑,就应该是这位侠士的两把“杀手锏”。如果这两者动静结合,实现和谐互补,必让使这位侠士“双剑合璧”,爆发出更大的力量,成为顶尖高手。  相似文献   
7.
所谓“土客之争”,是指因故从外地迁移而到某地方居住的外来移民,与当地土住民之间因为人口、土地等利益扩张不均而产生的纠纷与争斗。在海南临高。“客”也特指清朝问从广东、广西等地因“战乱”、“逐客”等社会动荡因素,南迁渡琼而来的高明、肇庆、台山、梅州等地方的移民.由于他们之间有共同的祖先地缘及语言,相对当地原住民户籍来说又是“客”籍,所以也叫做“客家人”,其所用方言叫做“客家话”。在临高的历史上.曾分别发生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土客之争”.现把其经过编辑整理简记如下。  相似文献   
8.
图书是文明的一种载体,是对情感的期待,对智慧的尊崇.然而,图书并不永远是文明旗帜下的一块丰碑.它所承载的有激越和壮烈,也有悲怆和消沉,有慷慨如歌,也有寂寥如水,它可以是铭刻时代的"史记",也可以是刺破江湖的"吴钩",它可以是粉饰太平的"后庭花",也可以是悠然自得的"桃花源"??在图书的长卷中,所谓的英雄和宵小,都会有一席之地,所谓的长啸和短叹,都会成为揭开历史的钟鸣.由此,图书便拥有了一种独立的个性,或者说,它拥有了独自解析文化和文明的特别权力和魅力.  相似文献   
9.
纪录片     
《中国新闻周刊》2004,(20):69-69
《老头》 导演杨天乙此前从未拍过电 影,但她这部处女作就已经把 握住了纪录片的真谛。杨天乙 是先融入老人们的生活,才想 到去记录的,这让那些老头们 在她的镜头前,呈现出最真实 最平静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10):68-68
《动物素描》;《一本书和一个世界》;《金陵子弟江湖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