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帮裁缝源自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服饰文化。清末民初,帝国列强大举入侵,沿海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里洋人簇拥、洋行林立,一时间,西装在洋行职员乃至富家子弟之间猛然兴起,成了身份和财富的眩目标记。于是,一部分迫于生计的本帮裁缝(中式裁缝)不得不放弃长袍、马褂、对襟衣,改做西服。当时,国人称外国人为"红毛人",为外国人服务的行业都要加上"红帮"两字,"红帮裁缝"的称谓由此而起。  相似文献   
2.
周英杰 《传媒》2015,(9):29-30
以刊登文艺作品为主的副刊是中国报业的特色之一.中国报纸的副刊起源于清末,最初称“副张”或“附张”,被中国新闻界公认的最早的副刊是由英商字林洋行创办的《字林沪报》于1897年11月24日编辑出版的《消闲报》. 随后,这一独具中国报业特色的传播形式,不但在广大读者群中生根开花,而且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宣传新思想、向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一批有深远影响的报纸副刊,如《申报》的副刊《自由谈》、《晨报》的副刊《晨报副镌》、《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京报》的副刊《京报副刊》等.  相似文献   
3.
4.
天津开埠初期,转口贸易占据主导地位,洋行和买办起了至关重要的中介作用。就洋行方面而言,除了在语言、货币、度量衡、商业惯例、社会习俗等方面依赖买办的帮助以外,还需要在买办制度的保护下占用买办资本;而买办一方面在为洋行获取高额利润的同时使自己的佣金得到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子口税和三联单制度的实施,买办也利用洋行的名义经营自己的企业。洋行与买办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维持到20世纪初  相似文献   
5.
买办的再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买办的界定历来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近年来对买办的研究也出现了貌似“客观”而不切实际的人为拔高倾向。本文以此为基点,从历史的、民族的角度着眼,对中国近代社会买办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在经济领域的活动、政治上的态度和作用、买办自身素质及其去向分流作了一番整体的考察。认为:1.根据买办的职业属性应把其界定为一个经济概念。2.经济范畴中的买办在政治上凸现出来明白无误的奴性与对国家民族观念的缺乏。买办对民族工业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因而买办是一个不值得肯定的阶级  相似文献   
6.
7.
张翕喆 《兰台世界》2020,(5):133-137
高升号属怡和洋行旗下商船,1894年7月被清廷租借用来运送士兵,7月25日在丰岛附近海面被日舰"浪速"击沉。由于高升号当时所悬挂的是英国国旗,恰好中日当时尚未开战,一场本应由日本承担责任的事件,在经过各方讨论后,将责任方完全转向了中国。本文结合当时的史料,从外交、国际法、政治、新闻舆论等角度,对此事件的责任转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湖北档案》2010,(6):F0003-F0003
清光绪三十四年外国洋行代保的机构和个人保单两份。其一为英国太古洋行水火险公司承保的汉口户部银行火险保单(48cm×30cm),保险期限为1907年9月至1909年9月,保险费为银洋147.15两,保险金额为银洋7750两。其二为锦隆洋行保险公司承保的Chao Ping Sau(52.5cm×42cm)房屋火险凭证,  相似文献   
9.
1935年5月24日厦门发生一起走私白银被扣案,厦门海关依法没收偷运白银。走私者依靠日籍身份对厦门海关提起行政诉讼,该案历经财政部关务署、南京行政法院等部门审判,期间涉及厦门海关、走私者、线人、行政法院、日本领事馆等多方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2月贵刊所载《名医臧伯庸和他的朋友们》一文,提及祖父臧伯庸与孙中山、章太炎及于右任之间的关系。去岁该文作者夏瑜(笔名老老夏)先生采访时,我将祖父臧伯庸与于右任之间关系介绍较详,惜其文章或受篇幅所限,或受侧重面所致,未能全述。本人欲再补充一些史实。民国成立前,于右任先生与祖父虽同处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阵营内,但二人并无来往。直至辛酉年(1921年)前后,于右任哲嗣于武在上海突罹急病,非常凶险,于十分焦急。其一名下属(惜忘其名)常求医于祖父,对祖父医术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