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继禹 《武当》2005,(10):3-4
武当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在唐末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中,武当山被列为第九福地。道经说真武大帝曾在武当山修道四十二年,在山中留下了众多圣迹。历代皆有高道大德栖隐此山,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五代宋初的陈抟真人和元末明初的张三丰真人。明代曾数次大修武当山宫观,留下了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今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刘光前 《寻根》2006,(4):132-136
海南省三亚市是遐迩闻名的旅游城市。距三亚市区40公里处的南山文化旅游区,是我国超大型文化和生态游园区。今日南山,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渊源,生态环境资源以及开发建设水平,获得通过了SIO14001国际环境管理质量认证,国务院授予“三亚热带海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旅游局确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享有“人类新世纪世外桃源”的关称。  相似文献   
3.
走进东瀛     
美好的日子总是属于回忆的。名山大川锻炼意志,洞天福地陶冶性情。异地它乡增长见识。记者是一种快节奏、高耗能的职业,当你为新闻事业奋斗了若干年,倘有条件,去感受一番异域风情,可以获得愉悦心智的快乐。我的一次东瀛之旅便感受了这种放飞异域的别样情怀。  相似文献   
4.
论老庄、道教对刘基学术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基的哲学思想体系内涵十分丰富,先秦老、庄道家学说与著作对刘基道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道教经典如《阴符经》等对刘基思想体系的建构也有启发意义。对于刘基受到老庄、道教思想影响的缘由分析,我们可以从刘基坎坷的仕途生涯与家乡故里所分布的洞天福地说起。  相似文献   
5.
道教和基督宗教对生命的终极关切是与其构设的理想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道教"洞天福地"和基督宗教"新天新地"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地.不过,二者又有所不同.作为神圣空间,道教的"洞天福地"多位于现实的名山胜境,既是修道者的修仙之地,又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生存场所;而基督宗教的"新天新地"与末世论有关,随着基督的复临才能临到或完全实现.  相似文献   
6.
青城山古木参天,浓荫覆地,素有“洞天福地”、“人间仙境”之誉.而“青城天下幽”更是驰名四海。网络对弈之中屡屡有出人意表的手法,乍看不辨优劣,细品别有洞天。  相似文献   
7.
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洞穴是湘西母体文化的象征,故事通过人物对山洞生活的眷恋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归原始母体文明的强烈愿望,但是野人最后被剿灭的悲剧则预示着湘西原始文明必然失落的命运.写作是作家回归子宫的隐秘愿望的达成.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著名的"洞穴喻".自由囚徒走出山洞,就好比是现代知识分子从落后的乡村走向城市.当知识分子走出"山洞",一部分人选择了留在洞外,并希望解救洞内的人,而沈从文选择了返回洞中.  相似文献   
8.
洞天福地的观念至迟在东晋时就已形成。试从道教洞天福地内容历史发展的角度来探讨,并揭示道教洞天福地的历史发展特点,认为洞天福地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洞天福地归于名山之中;二是洞天福地内容由山洞到囊括宫观,其中神圣性越来越加强;三是洞天福地体现出世俗等级性。还从洞天福地与道教发展关系的角度考察和揭示洞天福地在道教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底蕴,对道教思想的转型有过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壶天传说的空间幻想直接启发了唐人小说对奇异空间的叙事言说。但唐人小说中的壶天叙事空间更多的表现出文人"作意好奇"的游戏精神。《枕中记》《南柯太守传》这类的梦幻故事中,枕中、蚁穴的神奇叙事空间成为沟通现实与梦境的桥梁和纽带。神仙观念的世俗化和洞窟传说的结合,则产生了神仙窟之类高度世俗化的叙事空间,而神仙窟中的仙、妓的隐喻,使六朝以来朴素的凡间男子因误入仙境而与仙女缔结良缘的爱情故事,转变为文人邪斜之游的隐喻。  相似文献   
10.
陈茆生 《收藏界》2014,(9):44-50
现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紫砂国宝级文物——供春树瘿壶,是宜兴爱国民主人士、实业家、收藏家储南强先生在1952年捐献给国家的。按《储南强捐献所藏珍物简目》所列,他所捐珍物有30件之多,其中奇品一件:“石涛和尚瘿瓢”;“大禹画像”、“古代赤犀酒觯”、“万古灵迹玉印”、“洞天福地铜印”等精品15件;“张希黄牙刻除夕梅花笔筒”、“陈曼生煎茶臂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