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书斋的意义     
《夜晚的书斋》一书中记载的,有已消逝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有塞缪尔·佩皮斯的私人书斋:有诗人兼建筑家米开朗基罗的纪念碑式的图书馆;有慈善家卡内基建立的图书馆,监狱里囚犯的口头"回忆图书馆";还有文学家的书斋……阅读《夜晚的书斋》是一段美好的旅程。本文摘自该书的结语,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2.
个体道德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难解的问题,这主要缘于个体道德认知发生过程中的个体道德认知与真实世界的联系被割裂,或者个体认知结构发展与真实世界的关联被置于静态发展状态。背景关联世界是认知结构与真实世界联系的中介,它处于动态发展状态,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道德问题的解决和道德质疑的回答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网球天地》2008,(3):120-122
如果你是为一场网球比赛去拉斯维加斯,倒不如为一个人而去——一个退役后也不会被遗忘的人,安德烈·阿加西。  相似文献   
4.
吴颖  裴靖  施政 《音乐世界》2008,(5):30-35
"张士豪"的标签跟着陈柏霖很久,陈柏霖说那就是自己的本色,可见真实的东西才更容易让人起共鸣。论外表,陈柏霖是第一眼帅哥,论气质,则是独树一帜。男孩之上男人未满的他,最近在《大灌篮》蓄起了胡子,真实世界里则谈起了轰轰烈烈的恋爱,让人觉得生活有时和戏同样精彩。  相似文献   
5.
在《具体的辩证法》一著中,科西克深入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伪具体世界"对人的本真性生存方式的遮蔽,并强调通过实践和革命辩证法的批判实现向彰显人的主体能动性的"真实世界"的复归。从具体内容上看,科西克的批判在很多方面击中了现代社会"敌视人"的根本特征,但由于他对实践的理解从根本上是建立在"价值悬设"的基础上,所以其理论本身并未达到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的深度,而是从总体上隶属于人本主义批判理论,并带有这一理论本身固有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猛犸 《科学生活》2010,(8):22-24
<正>互联网挟着海量信息铺天盖地而来,让人类辛辛苦苦花了千百万年才演化出来的脑容量显得捉襟见肘。不难想见,在几十年之内人脑的能力并不太可能有巨大的提升,但是让大脑的工作集中在只有人类能做而机器不能做的领域上,也许是应对海量信息效率较高的可行办法——让机器去记忆,而让人来选择,  相似文献   
7.
到朱德庸工作室采访是一件绝对幸福的事,特别在多雨的冬天,这里有绝对美味的蛋糕(来自工作室对面的远企),绝对有益身心的花草茶无限供应(冯曼伦亲手调配)。没有隔间,以原木为基调的设计把人包围在一种温暖质朴与雅意盎然的氛围中,真实世界的潮湿、噪音与尘埃被隔绝在外。于是你不想离开,  相似文献   
8.
<正>现代社会中,"懂技术"毋庸置疑地成了教育的一部分,技术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级中学一直坚持面向真实世界实施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理念与实践,其多年的课程基地实践为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教书育人》2012,(18):1
大学是否要"走出象牙塔"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而英国有些大学可能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它们从建校开始就被冠以与象牙塔形成对比的"红砖大学"的名称,英国首所"红砖大学"伯明翰大学的校长大卫易斯路利用这个对比谈起了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象牙塔"这个称呼源于一些古典大学,过去曾用于褒扬大学不受庸俗风气影响,但现在又常用于批评大学脱离社会实际。易斯路说:"它现在常用于指远离现实、与周围社会联系不紧密的大学,在这个意义上  相似文献   
10.
刘昕 《江苏教育》2023,(9):65-67
情境教育以“美”为突破,以“美”为境界,用“美”吸引儿童投入学习,使其在熏陶渐染中抵达深度学习之佳境。情境课堂应观照真的世界、美的吸引、情的力量,通过情感的思维方式,努力把客观对象主观化,把儿童学习主体性渗透到知识客观性之中,帮助儿童用全部的身心去拥抱知识,与知识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