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鲤鱼是我国流传最广的吉祥物,在传统年画中,经常见到"穿红肚兜的男孩身骑活蹦乱跳的大鲤鱼","击磬童子与持鲤鱼童子相戏舞"等形象构成的图案,鱼腹多子,繁殖力强,"鱼"又谐音"余",因而寄予了人们希求子孙绵延和丰收富裕的美好愿望。古代"二十四孝"中也有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鲤鱼跳龙门"和"追鱼记"的传说更是经久不衰的佳话。  相似文献   
2.
莫高窟第491窟是1965年新发现的一个底层洞窟,窟内主尊塑像的尊格可能是地藏菩萨,主尊塑像两侧胁侍塑像可能分别是善童子和恶童子,反映了敦煌北宋至西夏时期的地藏信仰。  相似文献   
3.
玉雕童子佩     
朱纪 《收藏界》2012,(8):39-44
国人痴迷玉八千年不改,崇玉、爱玉、赏玉、藏玉、佩玉,都源于玉一出现就被赋予了社会道德的含义。人们以为,玉能辟邪除,和顺运气,延年益寿。佩玉能消灾纳福,佩玉童子能求得子嗣,玉赋予了精神上的支撑,这种力量既有来自自身形成的心理效应,也有来自佩玉而导致的生理效果。研究玉者就玉  相似文献   
4.
头朝上 站在地球上 也可以是 头朝下 站在宇宙里 头朝上 坐在板凳上 也可以是 头朝下 坐在狐狸的洞里  相似文献   
5.
吴浩 《阅读》2012,(Z1):82-82
  相似文献   
6.
李晖 《池州学院学报》2013,(1):50-52,83
《送童子下山》,是唐代释地藏于九华山所作的一首名诗,《全唐诗》、《九华山志》、《中国历代名僧诗选》等典籍,均有收录。文章对释地藏卓锡九华的年份和此诗所作的时间,力所能及地予以详细钩沉与确定;对《送童子下山》具体的诗由、浓馥的诗情、绵绵的诗意一一予以赏析;对地藏"普渡众生"中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操,给予阐发与褒扬;对诗中充溢着的博爱情愫和关爱下一代的伦理道德,予以充分揭示。概括出《送童子下山》诗,给今天的文明社会和人,激发出精神上的深沉反思,在人格、伦理、道德上带来了美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南通童子戏的典型说唱剧本《十三部半巫书》为主要语料,看出南通童子戏语言停延以七字、十字等言语音链占绝大多数,且各有其固定的停延模式,念白停延与口语停延一致,多强调停延;其语言停延尤其是延连,受唱腔变化的直接影响,平腔延连接近一般语速;悲腔延连较缓慢,且句末延长时值大于句中衬字延长。  相似文献   
8.
顾奕 《教育教学论坛》2013,(11):185-186,24
本文以南通童子戏的重要唱本《十三部巫书》为语料,以南通话为音系标准,以演唱实际为重要参照,从句内、句外两部分讨论南通童子戏语言的停延层级。语义、语法的完整性是划归句内音步切分的首要标准。句内停延以双音节词为基础音步,会出现气群、意群、大音步重合现象;话题的转换是划分句外停延的第一考量,但话题转换引起角色转换,从而引起相应唱腔变化,故唱腔变化也是划分句外停延的重要参考项。原则上《十三部半巫书》停延层级与一切语音链是吻合的,即音节是底层,篇章是终端。  相似文献   
9.
罗汝芳是阳明后学泰州派的重要代表。他的思想蕴含着积极的救世意识与淑世情怀 ,此为阳明后学诸子中最为可贵之处。他的学术风格清新俊逸、通透圆熟。用赤子之心诠良知之说、借童子捧茶谈日用工夫 ,浅易明快 ,酣畅淋漓 ;以仁释乐 ,破景明体 ,使主体感悟更具魅力 ;而最终以孝、弟、慈为良知本体 ,即工夫即本体 ,本体即在工夫中 ,又使之在王学诸门派中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0.
民间故事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集体创作的文化财富,其中包含着一个群体的精神形态和民俗信仰,是民众朴素思想的表现。民间故事中的"禁忌母题"是世界民间故事中经久不衰的主题,而"密室型"故事是"禁忌母题"的一个主要代表类型。日本的"密室型"民间故事体现了日本民族独有的无常思想、座敷童子信仰及自然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