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体育   17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东伟  郅辽文 《钓鱼》2004,(2):20-21
2001年,我在上海渔展会上买了一支极硬调63米“鲫川”鱼竿,一直没有派上用场。10月12日,我在一钓友用矶竿钓住大青鱼,挪位控鱼移开钓点20多米后及时抢窝,在他还没有把鱼抄进网,也就是相隔20分钟时间于同一钓点用“鲫川”鱼竿,线组为母线5号,子线15号编织金刚线与鱼搏斗了2个回合,在第3次冲突中因竿线失去操作角度而被迫松手,最后由养鱼人划船,乘舟追出100多米才把这尾重12千克的青鱼控住。  相似文献   
2.
李军 《垂钓》2006,6(10):25-25
今年夏天的一个周末,我和朋友来到一个不收费的小池塘垂钓。朋友将钓位选择在池塘附近的菜地旁,而我则选在陡坡的水草旁边。我刚修好钓位就见朋友钓上一尾大约800克的鲤鱼,可惜他只遛了一会儿就断线了。朋友重新换上一副粗线组,又开了一大团鲤鱼饵,准备主攻鲤鱼。我见他这么快就遇到一条鲤鱼,也不敢怠慢,赶快开好一团鲤鱼饵。没想到钓位不一样,效果也完全不一样。我只搓饵钓了三竿,就发现浮标出现慢慢下沉然后又慢慢升起来的标相。我试着提竿,感觉有点力度,可拉出水面一看,居然钓到一只龙虾(学名克氏螯虾)。  相似文献   
3.
10年前,父亲60岁生日那天,朋友送给他一支鱼竿,另外还有一只尼龙网兜、两副线组、一个漂亮的小蚯蚓盒。鱼竿长6.3米,玻璃纤维材质,银色,很精致,线组是粗线单钩传统钓的那种。总之,拿上这些家什带上蚯蚓去河边一坐就可以开钓,然而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干了多年行政工作的父亲兴趣并不在此,接过来随手一扔,看都不看。于是这些家什在墙...  相似文献   
4.
符荣财 《中国钓鱼》2012,(12):34-35
一、细化线组 如住夏秋季节,我一直用的是1.5号主线,1.2号脑线的线组。  相似文献   
5.
张炎冰 《钓鱼》2007,(8S):12-13
贺贤平成名于1992年,此时他还是业余级,是年他在江苏连云港举行的第八届全国钓鱼比赛中获个人手竿第3名。上海参加全国钓赛的选手是从基层选拔出来的,没有后门可走,所以什么鱼都能钓,基本功扎实的钓手出不来的很多。贺贤平再度扬名是7年之后,在众多职业钓手的包围中超越丛杰、李兵、吕中胜,拿了昆明第十五届全国钓赛个人总分第3名。随后两年,  相似文献   
6.
张铨  李一 《钓鱼》2007,(9X):18-19
大家都关心钓组或者说线组的灵敏度。线组是由主线、子线、浮漂、坠子、钩、饵等元件组成,当然,这些元件的大小、结构、性能等对钓组灵敏度都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浮漂的大小、造型、光洁度、漂尾直径等对钓组灵敏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决定钓组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呢?这个问题好像旱有定论,用不着多说。但是,一段时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张炎冰 《钓鱼》2007,(7X):8-9
吕中胜出道晚。1999年,他代表湖北省队参加第十五届全国钓赛,获个人总分第6名。钓鲫鱼的“钓王杯”进行了7届,吕中胜打了两届,都入围总决赛,在2001年的第七届上得了第16名。可是“钓王杯”变脸,改成钓大鲫鱼,钓混合鱼吕中胜就游刃有余,夺冠军、得亚军,似乎鱼对他特别有感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 三、在矛盾中求生存。和世间的一切事物一样,钓鱼运动的各个环节中也都充满着矛盾,而竞技钓尤其如此。比如线组的强度、灵敏度和速度就是一个矛盾的连环套。线粗了强度高,但灵敏度低;细线抛竿、切水速度快,但提鱼速度必受到局限。再比如浮漂,  相似文献   
9.
瞿高兴 《钓鱼》2014,(11):28-30
春季是钓鱼的旺季,但春季鱼情的复杂性也是不争的事实,常常是钓白鲦时来了鲫鱼,钓鲫鱼时却来了不速之鲤,甚至还会有青、草等大物造访,这样的情况常常使得钓友们陷入两难境地。"想钓鲫鱼,又想钓鲤鱼",但"子线过粗钩太大,害怕影响鲫鱼入口;子线偏细钩偏小,遇上大个体鲤鱼又担心切线脱钩",怎么办?"鲫我所欲,鲤亦我所欲",那么春天该如何搭配一套合理的线组去实现鲫鲤兼钓呢?  相似文献   
10.
张言 《钓鱼》2014,(15):40-41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钓友感叹出钓没有好收获,有时候就是深陷"当局",如果跳出来"旁观",我觉得能更好地学习别人的技术及吸取他人经验。有时用心的观看几位钓友的钓事再慢慢总结,获取的经验能胜过自己亲身垂钓。笔者邀约了几位资深的垂钓高手,准备历时一年时间,从水边观看钓友们垂钓入手,来向大家介绍野钓的技巧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