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46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承德外八庙珍藏清代著名宫廷画家丁观鹏绘制的十六罗汉玉版画.该画嵌紫檀边,长38cm,宽16cm,厚0.8cm.正面绘描金罗汉像,另一面为描金铭文"十六罗汉之名见于<法住记>,咨之章嘉国师云西域但有十六之号而无十八常闻……命丁观鹏写十六应真像.乾隆丁丑清和御笔".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2,(11):114-118
藏于加拿大博物馆的一尊三彩罗汉像,据化验显示,头部是明代之物而身体是宋辽时代的。对此电视片解释为明代重新修理的结果,实为大谬。三彩工艺不复杂,完全可以重新塑,不可能只烧个头像接上。实际上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罗汉像头部也是明代的。移花接木,都是清末民初古玩商玩的把戏。现在波士顿美术馆又重新创作了一个头部接上去了。  相似文献   
3.
东汉佛教的传人,无疑影响了之后中国雕塑的发展,石窟雕像、禅林彩塑等如雨后春笋,占了古代中国雕塑的大半壁江山.在不断的历史、文化交融里,"儒、佛、道"最终三教合一,佛教也至此完全被汉化,与本土现实生活相结合,变得世俗化.佛教走入现实生活愈是深入,佛教造像便愈加写实,具有现实主义的情节.这样一来,使习惯了"大象无形"注重写意精神的中国,出现了一批极其写实的雕塑--罗汉雕像.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论丛》2007,(4):47-47
今年9月29日,黄陂区图书馆、罗汉寺街团委、罗汉寺街文体服务中心联合在罗汉寺街罗汉中学举办了一期以“感恩”为主题的中小学生征文演讲比赛的决赛。  相似文献   
5.
长清灵岩寺千佛殿四十尊彩色泥塑罗汉像塑造艺术得到梁启超、郭沫若、刘海粟等名士的高度评价。同时,罗汉像的出处也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日本大村西崖等一些中外学者认为,这些罗汉像与宋代灵岩寺内的原五百罗汉像有关。通过文献研究(包括考古文献研究)、多次现场考察找寻证据,我们最终发现,今之千佛殿部分罗汉像塑造于北宋治平三年(1066),最初供放于千佛殿西侧的般舟殿中。后来般舟殿因被山洪冲塌而荒废。明代万历十五年(1587),将残存的32尊罗汉迁至千佛殿内,并根据殿内空间布局陆续增补了八尊。灵岩寺的原五百罗汉像建成于北宋宣和六年(1124),为当时的奉议郎、赐绯鱼袋宋齐古着福建工匠雕刻而成。两批罗汉尽管初建年代相差不远,但并无关联。  相似文献   
6.
周开亿 《科学文化评论》2007,24(6):1190-1190
前言 我在北京的碧云寺、武汉的归元寺、杭州的净慈寺和成都的宝光寺都见到了一种“神仙”聚会的地方——“罗汉堂”,数百位雕塑得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罗汉“欢聚”一堂,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众神仙的保佑之中.从而得到了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庄月江 《文化交流》2013,(10):77-80
筇竹寺坐落在昆明西北郊玉案山上。车行上山,路两侧树竹荫翳。下车的只有我,还有我的老伴。我之所以要到这幽僻胜处看看,是因为自己忝于徐霞客研究会之列,而《徐霞客游记》写到过筇竹寺。筇竹,别名罗汉竹,可以制作手杖,用来命名寺庙是因为一截传说。明宣德九年(1434)郭文撰《重建玉案山筇竹禅寺记》,刻于碑,称:"玉案山筇竹禅寺,滇之古刹也。爰自唐贞观中……"  相似文献   
8.
龙纪寺座落在福建省仙游县盖尾镇昌山村以北的内垅山上,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龙纪寺坐北朝南,依山而建,由玉帝殿、大雄宝殿、钟鼓楼、厢房和右上方的岳帝殿等组成,整个建筑群体雄伟壮观,设计奇特。龙纪寺的主体建筑——六角亭殿宇,俗称六角亭。它是一座六面七间厢,进深  相似文献   
9.
爆小编的料     
新来的夜光鱼2010年4月×日天气:暖春小宇的罗汉(鱼的一种)在经过一个假期的寂寞孤独和饥寒交迫之后不幸地去了。小宇在缅怀它的同时决定再买一条鱼来养,以抚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