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1178篇
科学研究   47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16篇
综合类   20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动与铁代谢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长期、剧烈的运动训练可以导致铁代谢的紊乱,从而引发机体缺铁的发生,也是导致运动性贫血发生的重要原因。运动导致缺铁引起铁代谢失调可能与运动导致铁吸收下降、摄入不足、铁丢失增加、不良的饮食习惯、溶血以及机体应激有关。反映机体铁代谢状况的指标有了一定的研究,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浓度、转铁蛋白浓度以及其它指标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机体铁代谢状况,并在运动实践中用于监测运动员铁状况以及铁制剂服用效果的观察。在运动实践中铁制剂的补充对防治铁缺乏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针对性不强,缺乏指标与应用效果的更好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通过脉冲极谱法研究了以生命活性分子(Serine,Cysteine,Salicylic acid等)作为配体与Cu(II)形成多元配合物的极谱行为。在模拟生理条件μ=0.1(NaNO3)、T=310±0.2K下,发现电极过程为准可逆;通过对二元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表明,不同配体与金属离子配合的能力显著不同,配合物稳定性差异较大;同时还研究了各配合物的形态分布、引起稳定性差异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对四川省散打队十运会赛前训练有关运动性疲劳有效的生理、心理监测措施。方法:采用追踪实验法和统计分析法。以四川省散打队备战“十运会”的五名队员为对象。以周为训练单位。采静脉血:每周一展8时空腹采血,共四周。测试指标:1)生化指标:CK、BU、Hb;2)心理指标:闪光融合频率、自创量表法。结果认为将整体监测与个体监测配合运用,是监测运动性疲劳的可靠手段;而将生化指标与心理指标结合使用,是监测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手段。结论: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和心理指标对散打运动员进行综合监控,其效果优于单一使用生理生化指标或心理指标。  相似文献   
4.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血液CK、LDH、IL-4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抗疲劳能力的影响,将8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服药组,通过适应性训练后,进行一次力竭性运动,测定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4h、48 h的血液CK、LDH和IL-4等有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服药组的各指标升高幅度均较低(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骨骼肌细胞膜的正常结构和机能具有保护作用,能降低运动后急性免疫应答反应,因而具有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将其开发为运动营养补剂应具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30-69岁的733 人为研究对象,测试了PWC75%HRmax 和血压、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并探讨了PWC75%HRmax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PWC75%HRmax水平最低组在血压、血清总胆固醇等指标上明显高于PWC75%HRmax水平最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PWC75%HRmax水平最低组的血压、血清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异常率也明显高于PWC75%HRmax水平最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成果提示心肺机能的改善将有助于改善健康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血清CK及同功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参考大量文献资料,提出CK作为血清酶是监测肌细胞是否损伤的重要生化指标.揭示了血清CK及同功酶活性与运动强度和训练量及机体功能状态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与运动的关系可以有效的指导运动训练,防止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7.
用低压氧舱模拟海拔2 000 m、3 000 m高原低氧环境对大鼠进行耐力训练,探讨不同海拔高原训练1周及返回平原训练1~2周对大鼠骨骼肌蛋白质代谢及肌糖原和血清睾酮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海拔2 000 m、3 000 m高原耐力训练导致大鼠骨骼肌蛋白质分解代谢显著加强,肌糖原含量显著提高,并有随高度增加而加强的趋势,但血清睾酮含量无明显变化;返回平原后骨骼肌蛋白质代谢第1周迅速恢复到正常状态,第2周保持稳定,肌糖原含量第1周下降,第2周显著回升,而血清睾酮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实验支持高原训练的高度应选择在2 000 m~3 000 m之间、回平原参赛时间应选择在2周左右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锻炼对老年男性睾酮血清浓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富琴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3):312-312,314
太极拳锻炼能通过“意守丹田”,调节大脑皮层功能,调节垂体功能,调节靶腺器官功能,使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的老年男性与一般老年男性相比,睾酮血清浓度有显著性差异,进而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太极拳降压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4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为药物加太极拳锻炼(药炼组)和单纯药物组(药物组),观察实验前后血压、血浆一氧化氮(NO)浓度、红细胞(RBC)膜钠(Na -K .ATPase)、钙泵(Ca2 -Mg2 .ATPase)酶活性.结果:两组血压降幅存在差异(P<0.05),血浆NO浓度、RBC膜钠泵活性变化存在差异(P<0.05,P<0.01),钙泵活性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太极拳运动能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加NO合成与释放;促进RBC膜钠的活性;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降低平滑肌细胞对血管内皮收缩因子的反应性,改善血管内外阻力.太极拳运动能降低高血压.实验显示钙泵活性不活跃,证明太极拳运动并非通过影响细胞膜钙泵活性而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反应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因兴奋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综述基因兴奋剂的研究进展,探讨基因兴奋剂的分子机制、基因治疗的基本理论,从基因治疗到基因兴奋剂,基因兴奋剂的操作方法,与有氧耐力相关的基因兴奋剂,如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兴奋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兴奋剂;与身体力量相关的基因兴奋剂,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兴奋剂、机械生长因子基因兴奋剂;基因兴奋剂的危害、对策,以加深人们对基因兴奋剂的认识,提高人们对基因兴奋剂的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