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体育   10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对谌龙和李宗伟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单决赛中的技术运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双方比较善于运用发反手网前球的发球技术;在前场双方运用最多的技术是搓放球和挑球;中场技术使用方面,谌龙和李宗伟平抽挡技术使用较多;谌龙后场使用最多的是杀球和正手吊球技术,高远球技术运用较少;李宗伟使用较多的是杀球和头顶吊球,反手吊球使用率不高;双方主要的得分方式均为杀球技术;在主动得分方面,谌龙略高于李宗伟,而在失分方面,略低于李宗伟.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谌龙和李宗伟在比赛中运用的各项技术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出双方技术特点、得失分偏向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旨在为提高我国羽毛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闫佳  麦延 《羽毛球》2021,(1):34-35
回首2020年,在太多意想不到与始料未及中,我们摸索前行。展望2021年,揭幕之后虽然处处未知,但请放马过来。在辞旧迎新之际,一起来倾听国羽教练们的感悟和期盼。陈郁(男单组主管教练):为梦想出发经过这一年始料未及的休赛期,我们男单组的主力选手谌龙和石宇奇的整体情况都不错。作为老将,谌龙在如此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中始终严格要...  相似文献   
4.
在2015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中中国选手谌龙迎战马来西亚的李宗伟,比赛结果中国选手谌龙以2∶0赢得此场比赛的胜利.以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录像观察法,对本场比赛技术运用手段及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对比显示:2人技战术的使用上各有特点,从身体和体能来说谌龙处于优势,李宗伟在比赛经验的积累上比谌龙更胜一筹,旨在为今后各水平运动员训练及比赛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访谈等方法对林丹与谌龙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中的发球、前场、中场、后场、主动得失分进行对比分析。结论:发反手网前球是双方使用最多的发球技术,谌龙的发球技术较为单一;两人在前场网前主要运用搓放球与挑球技术;中场技术主要运用平抽平挡技术;后场技术主要运用正手吊球和杀球技术;双方主动得分方式是杀球技术;三局比赛中,林丹主动失分呈"V"型,谌龙主动失分呈逐渐上升趋势;整体上看,林丹发挥更稳定,全场比赛主动失分低于谌龙。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以及数据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通过对中国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谌龙在2011-2012年间与林丹、李宗伟的比赛录像进行技战术的采集和整理,共计六场。分析结果显示:谌龙身高臂长,步伐灵活,防守稳健,属拉吊突击型打法,谌龙在比赛中的表现说明了他目前已经具备了与世界顶尖选手抗衡的能力,但与林丹、李宗伟相比,谌龙还存在着主动失误偏多、得分手段单一以及不善把握比赛等问题。然而,作为一名后起之秀,他在比分落后时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以及不屈的斗志,为他在今后成为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谌龙和李宗伟2011年4场国际比赛进行技战术统计与分析。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加入一些新的研究思路,以击球点的高低作为判断运动员赛场上所处态势的主要依据。研究结果发现,没有扎实的网前技术做保障,后场进攻的威胁性、准确性就没有发挥的空间;谌龙进攻更多的是凭借速度力量,较少依赖线路和落点变化;谌龙杀上网技术组合变化少针对性弱,而李宗伟杀上网技术组合灵活多变针对性强;谌龙需要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更多突出专项体能的优势,不仅要具有强攻的“狠、准”,而且要有连续进攻的能力;在多拍控制反控制的过程中增强进攻的准确性、威胁性,是谌龙今后训练与比赛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中国运动员谌龙在2013年全英赛上击败了马来西亚选手李宗伟,其精彩表现让大家眼前一亮,同时看到了中国羽毛球男单的新希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本场比赛双方运动员技战术运用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总结谌龙在比赛中优势所在,为今后有针对性的训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谌龙占据身高优势,防守能力较强,比赛中通过有效的控网结合杀中路成为其获胜的主要得分手段。  相似文献   
9.
闫佳  麦延 《羽毛球》2021,(1):28-33
谌龙:迷茫之后回正轨2020年的上下半年其实有很明显的不同。全英赛回来后,我们在成都待了半年,那段时间我比较迷茫。我们这批运动员包括大部分教练都没遇过这样的情况,比赛不断被取消会消磨动力,加上封闭的环境,整个人挺压抑的。情况在9月发生了转变,因为参加了羽超联赛和全国锦标赛,感觉自己的心情和动力都不一样了,感觉挺开心的。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访谈法等,对谌龙与李宗伟在2014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技术运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发反手网前球是双方使用最多的发球技术,谌龙发球技术较为单一;搓放球和挑球技术是前场使用最多的技术;谌龙和李宗伟在中场主要运用平抽平挡和网前放小球两项技术;后场使用最多的是杀球、正手吊球、高远球和头顶吊球技术,反手吊球使用率都比较低;双方主要得分方式是通过杀球和网前扑球技术;在本次男单世锦赛中,谌龙主动失分低于李宗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