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9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缪庭 《中学生英语》2002,(10):4-5,10
2002年高考单项填空虽然只有15题,貌似简单,但知识覆盖面大,题干隐含信息多,语境理解要求高,选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干扰性,并包含了“反猜题”的成份,它们既是知识运用题,又是能力测查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吴静  周丹 《课外阅读》2011,(9):155-156
近年来,在各省的高考试题中迷惑性因素越来越多,若不认真审题,就可能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因此,正确审题是解题的起始环节,也是解题的关键环节,如何掌握审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有效提高得分率,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田宗昌 《中学生阅读》2004,(12):36-36,12
含并列成分的病句,其并列成分之间往往以顿号或连词“和”“以及”等作为形式上的标志。这类病句具有相当大的迷惑性和干扰性,许多同学对此往往不易作出准确判断。下面介绍的“七看”,或许能对大家诊断此类病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迷惑性试题命题方式灵活 ,知识覆盖面广 ,条件隐晦 ,解题技巧性强 ,能多角度、全方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但命题者有意在概念、条件、与现实生活联系等方面制造混乱 ,达到混淆目的 .为了让学生了解各题型的迷惑方式 ,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对五类迷惑性试题解法作简要例析 .1 利用公式不清制造迷惑性【例 1】 如图 1所示 ,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倾角为θ角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 ,开始下滑时离地面高度为h ,当滑至斜面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A .mg 2gh   B .mg 2ghsinθC .mg 2ghcosθ D .mg 2ghsin2 θ迷惑原因 :此题极易受选项A迷…  相似文献   
5.
缪庭 《新高考》2005,(5):34-34
情态动词表示说话者的观点、态度、口吻。几乎每个情态动词都有多种意义和用法。在特定的句型中,或在特定的语境中只能用特定的情态动词。因此,情态动词成为高考必考的语法项目。近几年的高考又将情态动词与虚拟语气结合起来考查,使题目更趋灵活、实用。下面15道题根据考试中常见错误类型设计了迷惑性较强的选项,并兼顾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选择题是中考必考题型.由于其考查内容和方式的灵活性和迷惑性,一些考生往往容易掉进“陷阱”,被那些看似简单的含“或”选项搞得晕头转向.为了帮助学生练就“一箭中靶”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7.
“排序”类型题是近年来中考化学试题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其包含的知识容量大,迷惑性强,命题方式灵活多变、稍有疏忽,便易出错误.现结合命题特点将其归类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各地的中考数学试题中,有不少题目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检验应变能力,防止死搬硬套,从而考查出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水平.本文把试题中的迷惑性及学生易产生的典型错误进行归类剖析,以帮助学生排除迷惑,准确思维,掌握审题、解题技巧,提高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考《理综》课标卷的生物试题分两类:即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必答试题和选答试题).由于命题要求重视对学生的学科素养考查和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选择题的信息量大、知识覆盖面广、命题灵活性大.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也越来越大.所以,能否答好选择题是关系到解题的速率及正确率,能否拿到满意分数的基础.因此,在高三复  相似文献   
10.
数学问题,变化多端。许多题目,条件隐晦,迷惑性大,同学们稍有不慎,就会陷于题中的“陷井”,漏解、错解或使简单问题复杂化。因此,在解题时,学生们要认真审题,全面分析,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条件,多角度、全方位、正确地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数学素质,提高解题能力。本文就如何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提高解题能力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