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439篇
科学研究   75篇
各国文化   40篇
体育   672篇
综合类   109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梁敏滔 《精武》2003,(11):27-27
  相似文献   
3.
倪振飞 《武当》2003,(8):49-50
显现元神,在道家生命修炼体系中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无论是释家的悟空,还是道家的内丹,都涉及到“佛子出游”和“元神出窍”问题。这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生命修持的最终归宿。下面谈谈修持千乘修光功元神出窍的实际体验。  相似文献   
4.
陈瑜 《武当》2003,(9):6-6
北斗者,七星集成,合为一体,位于天北。因七星合而称为北斗,故初习先置一桩,而后举一反三。合而分,由母而能生子。 北斗桩筑基功法分为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5.
寒山飞虹 《武当》2003,(2):28-29
纵观今日武当拳功理功法的研究,大致走向远未能完全脱出所谓“内家四大楷”之框架,形意远追六合古谱,大成脱胎而立;太极走出家门,愈演愈繁;八卦老树新华,多有点缀;通背未溯宗本,独步武林;一套“太乙五行”压轴,“松溪”独秘,“自然”有继,“三丰”弘阐,“铁松”高倨,“太乙”藏隐……。武当武术已走出了  相似文献   
6.
王远山 《中华武术》2004,(12):50-51
第一节 功法 一、预备式 身体自然站 立,两手松垂于 体侧。嘴唇微 合,舌抵上腭, 面带微笑。周身 放松,缓缓地调 整呼吸。眼平视 前方(图1)。  相似文献   
7.
李照山 《精武》2004,(10):19-19
在《大成拳论》中,王芗斋先生把大成拳的练习步骤分为站桩、试力、试声、自卫和技击桩法。如果把技击桩法归纳在站桩功法中,则主要有四个练习步骤。在现在流行的"七妙法门"中,站桩亦为首要功法。由此可见,站桩是大成拳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功法,但桩功的重要性,也误导了不少人。在一段时间内,我们曾听到一种怪论,即"桩功万能论",意思是只要练好桩功,就什么都有了,也能成为技击高手,你一出手,即可置人于死地。在此论调下,有人过分延长站桩时间。  相似文献   
8.
道教的基本理论直接来源于道家思想,道家与道教有同而又有所不同,道家的自然无为、重生轻物、与世无争的人生观与道教的善生保真、追求长生的人生观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落实到具体的人生实践上,便是道家游方之外,因愤世嫉俗而远离政治,着重于追求内心自由、返朴归真,以一种出世姿态遁隐山林。道教从建立之初就积极地干预政治、游方之内。用实修的方法,追求长生不老、羽化登仙,努力地有所作为。道家的出世与道教积极入世的人生实践又有极大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少林红砂手     
丁海 《精武》2002,(3):22-22
我一名武术爱好者,自1991年拜师习武,曾先后练习少林六合意、少林小洪拳及硬气功少林红砂手,虽未有大成,但自觉受益匪浅。今不揣浅陋,整理成篇,希望能有更多的武术爱好者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0.
刘新 《中华武术》2004,(10):46-47
左脚自开始式(图1)向左开步成太极桩,两脚的距离比肩略宽,两腿自然弯屈,重心在两腿间。两肩松沉,两手垂于体侧,两腋虚空,五指自然舒张。舌抵上腭,面带祥和之意。两眼平视前方或轻闭(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