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召 《中华武术》2004,(5):46-46
《拳经总歌》最早见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两仪堂本太极拳谱,是参照戚继光《拳经》歌诀、提纲挈领地撰写而成的纲要性歌诀。全文22句,154字,是陈式太极拳的经典。然而,细心揣摩全文,它不但是陈式太极拳的技击纲要,而且还可以作为各门拳种的技击指导。敝人偏爱古典拳论,搜寻在案,研读禅悟,虽觉词句隐晦深奥,玩味日久,也觉有些豁然开朗,然而,难免偏颇一格,此文仅供各派技击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于志钧 《武当》2008,(6):30-31
有关方面认定:“明末清初,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创造太极拳”。这种认定是荒谬的。其实,我们说,这是现代中国的一桩侵犯知识产权的惊世巨案!我们有如下证据:  相似文献   
3.
路迪民 《武当》2014,(10):40-40
众所周知,杨式太极拳的祖师杨禄禅,当年三下陈家沟,向陈长兴学习太极拳。但杨家的传统说法是,太极拳创自武当张三丰,后经数代传至王宗岳,王传蒋发,蒋传陈长兴。因此,杨式太极拳不是由陈王廷发明的“陈式老架”改革简化而来,是正脉承传的武当派武术。此外还有一说,即杨禄禅另得高人传授。上世纪持此说者,有宋志坚、贺洪明两位先生。  相似文献   
4.
习云泰  李传国 《武当》2014,(7):47-48
蒋发(俗称“蒋把式”,1574——1654),原籍怀庆温县人,也居小留村,在县之东境,距赵堡镇数里之遥,22岁时学拳于山西太谷县王林桢,学艺七年。回乡后(1605年,明万历三十三年)传邢喜怀成为以地方命名的赵堡太极拳。蒋发后随李际遇反清,李兵败被沫,蒋发投奔陈王廷为仆,隐身,并传其拳于陈王廷。  相似文献   
5.
李滨 《武当》2008,(8):32-33
一、画像夸饰 1984年7月,全日本太极拳协会《太极》杂志在介绍陈家沟拳师陈小旺谈论太极拳各派历史大致情况时,随文刊登了其携带的底面呈棕黄色的陈王廷与“蒋发”画像照片。陈小旺在照片右上方用毛笔写有“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明末清初太极拳师陈王廷(坐)暨其长工蒋发遗像”,繁简体杂出,共28个汉字。  相似文献   
6.
于志钧 《武当》2007,(12):26-28
太极拳是谁发明的?这是中国武术史上的一大悬案。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唐豪投枪,说:太极拳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九世陈王廷创造的。从此,一场太极拳源流之争,在武术界掀起。1959年,唐豪殁,顾留馨继之,1964年顾留馨以唐豪、顾留  相似文献   
7.
李滨 《武当》2004,(6):29-32
陈卜、陈王廷,是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村陈姓先祖。本来,他们不涉及关于蒋氏与子蒋发活动年代及其对陈家沟内家拳的影响的研究课题,只是因为民国初年归国留学生“打倒孔家店”,从而开启文化疑古之风之后,在三十年代讨论太极拳发展的历史之时,陈姓先辈如陈王廷,才被唐豪叵测发挥为太极拳创始的人物。为了澄清太极拳发  相似文献   
8.
试析太极拳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翠 《柳州师专学报》2000,15(2):103-104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拳种之一。但太极拳在历史上仍有一此示解之谜,保如太极拳的始创人到底是谁?本文就此问题对太极拳的起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孙万智  路红琳 《精武》2009,(7):71-71
陈氏太极拳简介 陈氏太极拳是结合《易经》,根据阴阳五行变化理论、祖国中医学的经络学说等理论以及导引吐纳术,并综合百家拳术之长而创立的。陈氏太极拳以其博大精深的拳术理论、独特的拳术风格、高超的技击效果、显著的健身功能而在中华武林中独树一帜,并越来越多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认同与欢迎。  相似文献   
10.
陈王廷,太极拳创始人,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自幼习武,遍访名师,吸取百家之长,凭其悟性,通过对《黄庭经》的领悟,研创太极,把武术与中国传统医学有机结合,堪为集大成的一代武学宗师,被后人尊为"太极始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