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阳正太先生的《德馨集》是其多年所作品的汇集,内容丰富,涉及学术论、杂、散及诗歌。白乐天云:章会为时而,歌诗会为事而作。通观全书,作正是继承和弘扬了这一现实主义写作传统,不啻其鞭笞丑恶的杂、颂扬明新风的散诗歌如此,所写学术论亦如此。贯穿全书的一条鲜明主线,便是理论建设服务社会实践,以弘扬中华传统优秀道德为己任,促进加强当前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服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在我进入老年的生活中,仍坚持着两种爱好:一是旅游,二是集邮。为了抒发旅游观感,我自印了一些书籍,记录了一些所到之处的景观和感受。以邮票配诗的形式,吟诵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颂扬了革命先驱的光辉业绩。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变化。旅游的范围越来越小了。如今常去的地方,就是公园了。陶然亭离我的住地较近,又交通方便,故成为我健身、休闲的经常去处。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  相似文献   
3.
作为美国最伟大的民主诗人、美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美国南北战争的普通战士、反对蓄奴制的“自由土地党”党员,惠特曼当然地写出了颂扬林肯的诗篇《当紫丁香在庭院中开放的时候》,《啊,船长,我的船长》这篇悼念林肯诗章的创作也就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4.
古筝钢琴协奏曲是由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何占豪根据乐曲《满江红》的部分旋律和岳飞抗金的历史素材所创作的古筝钢琴协奏曲。其乐曲结构整齐,音乐恢弘,回肠荡气,用古筝和钢琴协奏手法向我们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5.
《北京日报》今年6月24日有一篇题名《想起彭德怀的“害怕”》的文章,上海《报刊文摘》(7月2日)加以摘要介绍。我看的是《报刊文摘》,读了几遍,爱不忍释。文章说,巴金曾经描绘彭德怀给部下讲话,“像长者对子弟讲话。”彭总看了觉得很不自在,他给巴金写信,建议将这一句改为“像和睦家庭中亲人谈话似的。”彭总说:“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把我写得太大了一些,使我有些害怕。”文章的作者说:“原来,彭总是害怕颂扬啊!”  相似文献   
6.
酷爱文化艺术的浙江省政协委员 1月24日上午,是第十一届浙江省政协一次会议开幕的日子。会议期间,笔者采访了新当选省政协委员的管建平先生。他戴着一副眼镜,身穿中式服装,胸前挂着红色的省政协会议出席证,显得既庄重又儒雅,脸上充满了文化人的书卷气。作为浙江省政协文化艺术界的委员和风雅颂扬文化传播集团董事长,管建平一直从事着文化创意工作,这跟他的家学是有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7.
爱,应该是和谐的。如果说爱是一首乐曲的话,那么构成乐曲的每个音符都是一颗颗心的律动。教把这篇颂扬父母之爱的章采用诗一般的对话,上得韵味十足,真情飞扬,但是,课堂总是变化的,预料之外的插曲正好构成了课堂美妙的乐章!一个单亲孩子的“诗”,撕开了同学们情感的口子,也激发了老师父亲般的爱。教师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故作混淆。巧妙而自然地制造矛盾又化解矛盾,同时抓住问题,  相似文献   
8.
章太炎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也是著名的学者,是鲁迅求学时代最尊敬的一位老师.太炎先生逝世以后,人们对他的评价各异,褒贬不一.鲁迅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知人论世原则,本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精神,对太炎先生一生的功过作了宏观和科学的评价,有颂扬,有批评,有肯定,有否定,为我们评价复杂的历史人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株洲日报》组织了全方位的报道,重点推出了“祖国好·株洲红——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报道。特别报道共分株洲解放、难忘人物、重点工程、重大事件、辉煌业绩、我和共和国等6期,在8、9两个月每旬见报一期,充分反映了株洲60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修昔底德在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展示了他的雅典情结,即以雅典作为其精神生活的焦点。荣格的情结理论为其雅典情结提供了理论依据,修昔底德的雅典情结表现为:对雅典民主政体颂扬和批判的双重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