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4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教育   3277篇
科学研究   64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92篇
综合类   39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7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urpose: Overuse injuries are common in sport, but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injury risk factors remains incomplete. Although biomechanical studies frequently examine musculoskeletal injury mechanisms, human movement variability studies aim to better understand neuromotor functioning, with proposed connections between overuse injury mechanisms and changes in motor variability. Method: In a narrative review, we discuss the variability-overuse injury hypothesis, which suggests repeated load application leads to mechanical tissue breakdown and subsequent injury when exceeding the rate of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 Due to the multidisciplinary nature of this hypothesis, we incorporate concepts from motor control, neurophysiology, biomechanics, as well as research design and data analysis. We therefore summarize multiple perspectives while proposing theoret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vement variability and lower extremity overuse injuries. Results: Experimental data are presented and summarized from published experiments examin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experimental task demands and movement variability in the context of drop landing movements, along with comparisons to previous movement variability studies. Conclusion: We provid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ports medicine researchers interested in predicting and preventing sports injuries. Under performance conditions with greater task demands, we predict reduced trial-to-trial movement variability that could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overuse injuries.  相似文献   
2.
李慧  胡吉霞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8):114-125
[目的/意义] 针对包含单一类型知识单元的知识网络难以全面反映学科知识结构的问题,提出一种从多维度进行知识网络结构融合的方法,为学科领域知识结构挖掘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利用LDA及TF-IDF方法抽取学科知识单元,然后运用语义相似度和关键词共现分析方法构建3个学科知识子网络:主题网络、关键词网络和实体网络,并采用空间节点传递对齐方法对齐子网络节点,接着设计基于图卷积操作的自编码模型对知识节点进行表示,最后通过计算余弦相似度重构学科知识网络。[结果/结论] 实验部分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构建融合主题、关键词和实体的学科知识网络并展开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有效地揭示学科领域研究内容和知识结构,为学科知识发现与组织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神经肽Y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敬浩  曹阳 《体育与科学》2003,24(4):67-68,72
目的:本文通过对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神经肽Y水平的对比研究,探讨太极拳运动对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产生作用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选取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16人,按自愿原则分为两组,一组为太极拳运动组(10人),另一组为随意运动组(6人)。各自进行每天1小时,为期3个月的运动锻炼,观察锻炼前及锻炼后空腹、安静状态下的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血糖和体重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太极拳运动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下降,其中伴有高甘油三脂血症者6人,NPY水平下降;伴有高胆固醇血症者4人,NPY水平升高。而随意运动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变化不显著。结论:太极拳运动对血浆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表明了太极拳运动改善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的机制与其时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类型与特色研究   总被引:91,自引:1,他引:90  
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高校开展体育俱乐部的类型进行归类研究,并对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体育俱乐部的特色进行分析总结。研究认为: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分三种类型,具有整体性、自主性、开放型、多样性、评价性、经营性的特色。高校体育俱乐部是我国高校体育思想的体现,也成为高校体育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的载体和归属,它对于缩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构建现代大学体育管理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献资料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运动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运动通过多方面机制增强受体对胰岛索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索抵抗,降低血糖,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并提供了目前进行糖尿病运动治疗的方法。目的在于论述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为糖尿病人运动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体育,不失时机地抓好社区体育的起点问题,在调查我省社区体育建设的初步实践基础上,用调查访问法和因素分析法,对目前可行的社区体育的几种类型进行科学论证,提出了结合当前各地社区体育的实际,可供具体优选和应用的几种社区体育的类型。  相似文献   
7.
小波分析技术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波分析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并已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小波分析、小波分析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小波网络及小波分析与模式识别相结合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指出了这一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对于复杂的诊断对象,本文提出了一种复合模糊神经网络结构,该神经网络结构集成了一系列模糊神经子网络,来完成故障分类任务.文中以某高温硝酸冷却系统为诊断对象,以系统故障树为设置子网的基础,建立了含有多个子网的复合模糊神经网络.仿真结果表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国内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跳远运动学参数和跳远技术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中的差异。结果表明:走以力量见长的高跳跃型技术之路。是提高国内男子跳远运动成绩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普通师范大学不同专业学生的脑型进行测评.研究表明,不同专业学生的脑型分布虽然不同,但脑型均以"全脑型"为主;语言类专业"全脑型"比例最高,体育专业比例最低,体育专业学生全脑型比例与语言类专业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建议加强体育专业"弱侧脑"--左脑的开发,可以考虑采取加强语言教学的途径来加强体育专业学生的左脑功能,以培养"全脑"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