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58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84篇
教育   11191篇
科学研究   111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976篇
综合类   93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9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616篇
  2013年   610篇
  2012年   1029篇
  2011年   1040篇
  2010年   828篇
  2009年   768篇
  2008年   1010篇
  2007年   1315篇
  2006年   1286篇
  2005年   1228篇
  2004年   1118篇
  2003年   935篇
  2002年   761篇
  2001年   567篇
  2000年   295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The significance of IT in the context of non-digital social enterprises (SE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viability of such SEs have been less studied them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In the era of ubiquitous IT, SEs have increasing pressures to cope with the ever-dynamic technological domain while balancing their dual objectives. Data from a single revelatory case of Jaipur Rugs (JR), an SE situated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context (India), is used to fathom the peculiarities of the SE context with a focus on the sociomaterial phenomena of IT emergence. Using the three fundamental notions of sociomateriality theory (relationality, performativity, and practice) this interpretive study understands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SE’s attempt to balance its financial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 objectives. Through the innovative use of IT, the SE establishes and maintains shared value, yielding stability and efficiency to the business (financial viability) while simultaneously ensuring scal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ir social impact. This study strengthens the perspective of IT as an emergent phenomenon situated in sociomaterial practices and fills a gap in organizational literature by examining such phenomenon in the rich context of SEs where achieving the balance between dual goals is increasingly dependent on non-human (IT) agents.  相似文献   
2.
CBA联赛中三人制与二人制裁判错漏判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和国际接轨,促使篮球运动技术、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保证比赛的健康发展,2000年我国男子CBA比赛中首次实行了三人制裁判。本文通过对我国CBA比赛几个赛季几十场比赛的两种裁判制的全面比较分析,为在全国推广和提高我国裁判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因素分析法和实验法,对足球专修学生成绩的评定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综合研究,为制定评定学生足球专项成绩体系和权重等提供了客观依据。建立了技、战术考核评分模式。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进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过反复的调查和对文献资料的分析,初步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的多元化,是新“课标”由目标理念向操作化进程的有效途径。课程模式多元化,要以单元为基础,构建模块组合;以新“课标”为母体,构建子项模式;以新“课标”为依据,完善结构体系;以模式为中介,超越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5.
原版外文期刊下架的几个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原版外期刊下架过程中应掌握的几个原则:按分类顺序或按架面拥挤程度合理地选择下架方式;分清正题名、分辑名副题名等,正确勾画刊名;根据正刊、副刊、增刊、特刊、别册的特点,正确区别正刊与附件;按年、卷、期顺序确定合适的下架合订本厚度。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大学生有氧耐力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湖南省文、理、工、医、农 5类专业 6 0 0名二年级与四年级男、女大学生进行 12min跑测验 ,并用RPE值对运动负荷进行监控。结果显示 ,用 12min跑间接测定大学生的最大耗氧量是可行的 ,据此制定了湖南省大学生有氧耐力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对高校体育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试行方案 )》的出台 ,无疑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提供了契机。通过对该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普适性与可行性的分析 ,来说明高校体育改革的时代必然性与动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摘要:运用相关回归、标准百分和多级多类判别理论,建立多元回归和单元回归预测模型,所建立的y1、y2、y3模型预测值准确度高,与实际专项成绩值的相关性显著、t检无差异、有显著的线性关系、tr检验呈高度相关。其中,y2模型预测值的准确度更高,建模方法更具简便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武汉地区中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实施现状的调查,指出现行中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对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淡化竞技运动教学模式,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转变体育教学观念;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注重学生体育能力培养,实现学生体育学习方式的改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