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   7885篇
科学研究   418篇
各国文化   47篇
体育   238篇
综合类   261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90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640篇
  2013年   501篇
  2012年   661篇
  2011年   766篇
  2010年   697篇
  2009年   689篇
  2008年   862篇
  2007年   695篇
  2006年   621篇
  2005年   611篇
  2004年   761篇
  2003年   669篇
  2002年   414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图书馆的人文建设--从图书馆的三个实例谈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带来许多实惠、高效,进而促使管理层不断追寻更高新的设备和技术,并认为图书馆一旦解决了这些硬件,就可以高枕无忧,从而忽略了管理结构中的人文要素;忽略了着重于人的价值取向的人文文化,对具有价值中立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健康走向,有首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通过三个图书馆实例,来说明图书馆人文与科学综合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李欣  彭晖 《新闻前哨》2003,(8):61-62
近年来,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节目数量大增,节目形式多样,各种各样的体育竞赛丰富着荧屏,喜欢体育节目的观众能够很方便地收看到体育节目。但是在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这样一个问题:电视体育节目对体育的竞技性的关注较多,而对从事体育的主体“人”的关注不够。  相似文献   
3.
张艳 《新闻与写作》2003,(11):46-47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使之成为一种目标和典范;从而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的医学资料室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信息时代技术主义的上亢和医疗行业中一些有违人愿的现象,认为医学资料室在高扬人文精神的同时应倡导医学人道精神、善美人格精神、敬业奉献精神和开拓、进取、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6.
西方人文体育管窥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6  
胡小明 《体育与科学》2001,22(1):5-6,13
体育是生活的符号。西方文明形成了建立在人性、人的本质、自由和平等、价值和尊严基础上的人文精神,深深影响到西方文化土壤中生长出的体育,在东方缺少历史参照物。西方体育全面侵入东方,我们主要接受的是形式。笔者通过对西方体育的点滴参与性观察,认为现在东方体育更加需要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李朱 《教育文汇》2004,(2):43-44
李朱等几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研究生,向社科院的400多名博士生导师请教两个问题:“哪些书曾经对他们的为人师表、学术思想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为什么是这些书籍?”他们从回收的120余份的问卷和大量的来函来电中  相似文献   
8.
9.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可爱的个体,千姿百态。都有自己的个性,如何让孩子扬展示自己的个性,形成健康个性,是每一个老师所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笔者结合工作中的体会,探讨如何转化“差生”,发展学生健康个性。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 华夏文明传播的新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全球化中 ,各国不同文化的传播与碰撞 ,凸现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内在活力和人文价值 ,成为解决文化冲突和医治各种社会疾患可资借鉴的良方之一。文章还分析了中华文化在新世纪多元化格局中的价值取向 ,指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 ,弘扬中华文化自身的整合与重构强势 ,吸纳、借鉴、融合外来优秀文化 ,是创造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