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1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教育   14119篇
科学研究   1335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245篇
综合类   406篇
文化理论   43篇
信息传播   621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286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335篇
  2016年   460篇
  2015年   617篇
  2014年   1313篇
  2013年   1231篇
  2012年   1393篇
  2011年   1593篇
  2010年   1432篇
  2009年   1212篇
  2008年   1408篇
  2007年   952篇
  2006年   796篇
  2005年   672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教研教学是课改推进的主要阵地,更是主要手段。在具体的教研教学中,教师在担当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教练员的标配角色之前,首先应当是一个合格的学习者、设计者、思索者、思考者。这个先后顺序在教师循环往复的教研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我们须静心笃行。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物教学》2019,(24):57-58
ATP是细胞生命活动中的能量"通货",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内容,但课本对细胞中ATP的生成方式没有详细的阐述,给高中生物学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惑。对ATP生成的3种方式——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进行总结梳理。  相似文献   
3.
对二十世纪中国诗歌中写“树”诗以及一些“树”的意象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不同时期“树”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征,指出了它们与古典诗歌不同的新的特质,呼吁建构一套能解决中国现代诗歌实际的诗歌理论。  相似文献   
4.
选取了辗转相除法、合同变换、最小多项式、分裂域的唯一存在性等典型示例,介绍了构造性方法在代数中的应用,并将构造性方法归为数学模型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交分解定理是泛函分析中的一个基本定理,有着广泛的应用。应用该定理确定多元回归方程系数,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并以一元回归方程作为应用例证,可以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
日本第28期棋圣战波澜万丈的七番胜负已于近日偃旗息鼓,羽根直树终于在三连胜三连败后再胜决胜局,一举成为日本棋坛新的霸主。这样一个14岁才入段、正规科班出身的日本本格派棋士,似乎没有李世石的锐利、没有常昊的大局、更无山下的奔放、李昌镐的均衡神算,却凭借一种潮水般侵蚀的绵延之力,仅用13年的时间就登上日本棋坛最光辉的顶点。毫无疑问,他已经是世界冠军的有力竞争者。  相似文献   
7.
理想的课堂是鲜活、灵动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学生之间存在着的客观差异,决定了课堂是动态生成的,也只有动态生成的课堂才可能是灵动的。灵动的课堂在促进学生智慧生长的同时,也在考验并提升着教师的教学智慧。  相似文献   
8.
封欣  吴颖萍 《海外求学》2004,(24):22-23
中国留学热已生成一个庞大市场,而市场则意味着金钱。  相似文献   
9.
【片段一】出示例2:先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放大后的图形长、宽各是几格?缩小后的图形呢?学生画图。师:把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生1:放大后图形的长是原来长的3倍,宽也是原来的3倍。生2:放大后图形的长、宽与原来图形长、宽的  相似文献   
10.
学习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学习为切入点,以人为基点,以共同目标生成为突破点,区别于经验型模式对受教育者目标的预设,而使其目标自主生成,使受教育者自觉自愿接受教育而达到教育目的.学习型模式的建构在实施策略上遵循真正学习、以人为本、系统思考、创造超越等原则,紧紧围绕生成共同目标来进行,其中,教育理念的转变是目标生成的前提;教育者的新角色是目标初步生成的关键;教育内容的渗入是目标生成的重要依托;教育方法与艺术的运用是目标生成的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