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二曲是清初著名的理学家,著述丰富。通过考察现存李二曲著述,揭示其现存《二曲集》、《四书反身录》等传世著述,以及《帝学宏纲》、《经筵僭拟》、《十三经注疏纠缪》、《二十一史纠缪》等亡佚著述,有助于系统研究二曲著述与思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李二曲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灵原心体论"、"明体适用说"与"知行统一观"三个方面."灵原"主要探究"人体本原"问题,"明体适用说"是由"灵原"本体论推之而出的,"知行统一观"则说明只有把二者统一起来才能达到认知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李二曲在对《大学》的诠释中,提出了一套"明体适用"的思想。在明体方面,他从心学出发,认心、良知、明德三者为一,即人先天的道德本性;他以格物致知即探索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的道理和方法;其要旨在明体阶段主要体现为工夫论,即由静坐入手,以"悔过自新"来达到诚意。在适用方面,他调和了"亲民"与"新民",认为二者是统一的;同时,他向宋儒的"格君心之非"回归,并特别强调治国中的义利之辨。  相似文献   
4.
明清之际,时局和世局激烈动荡,这一时期士人人格的普遍特征是知识分子有着特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李二曲的人格特质——自立、自强、自省、自尊,形成了独特的“二曲精神”,令后人敬仰。明清之际士人人格特质是明清文化繁荣的心理基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作为清初大儒,李二曲遍读经史诸子,继承周、程、张、朱之学,对“关学”的继承与发展尤力。他的爱民淑世情怀,更体现了“关学”的淑世精神,于今仍有其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6.
明末清初思想家李二曲阐释了儒家人思想在化上的结构表现,并将此展开为贯穿青少年、中青年、老年人的教育思想中。这一化教育观对我们今天实有莫大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7.
清初大儒李二曲提出的悔过自新学说,强调要想坚持悔过自新,就必须在日用常行中做到实践躬行,要从思想念头的起始点开始着手,彻底做到慎独和不断将自身的修养加以提高。  相似文献   
8.
关于李二曲的“悔过自新”与“明体适用”的关系 ,先贤的研究众说纷纭。二曲治学始终以经邦济世为指向 ,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 ,早期提出“悔过自新”说 ,中岁以后则用“明体适用”来拯救社会和人生。“悔过自新”是“明体适用”的“明体”工夫 ,“明体适用”则是“悔过自新”在现实关怀层面上的拓展和落实。因此 ,二曲思想是从“悔过自新”发展到“明体适用”的。  相似文献   
9.
李二曲十分重视人的自身修养 ,他将有崇高德行、丰富知识又能济世利民的圣贤君子作为人生目标 ,强调修养必须从自身、内心下功夫 ,自体自认 ,正己正物 ;在修养方法上应涵养用敬、澄心返观、自我检点 ,“心常惺惺”。摒弃其时代的局限性 ,个中不乏理、精当之论 ,于今仍有其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关学宗风:躬行礼教,崇尚气节——从关中“三李”谈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载于关中创理学一脉,遂“与濂、洛鼎立”。然张载之后,“寂寥无有和者”。有学者断言,关学至南宋初年已告终结。此涉及如何看待关学传承的问题。其实除学理传承之外,学风也是学派相接相续的重要方面。张载之后其宗风不绝,至清初亦有如“三李”(李二曲、李柏、李因笃)者,正与张载躬行礼教、崇尚气节之气质与宗风相续。故关学有“史”,从北宋自清初,道脉相沿,绵绵不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