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杨争光在当代文坛是个很有个性的作家。他作品的数量并不多,但却极有特色。他总是采用冷峻超然的叙述方式对乡土社会作出现代性的关照,并在象征、反讽、白描等手法的运用中完成作品深层结构的建构。此外,由于他的小说多取材于农村,所以他的作品带有很浓郁的乡土气息,并且在语言上也显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对农民生存状态的描述中融入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文学报》报道,在最新出版的小说《少年张冲六章》里,作家杨争光借少年犯张冲的故事,阐释他的理想教育主张。杨争光最初想写的是一个乡村少年的爱情故事,但是深入生活之后,慢慢地,他发现自己"正远离当初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家中杨争光是解剖人性的行家。这一点,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其新作《少年张冲六章》中。读者在快乐的阅读之后不但想哭而且感到愤怒。  相似文献   
4.
“土地之子”——杨争光是一位有着自己独特创作个性的作家,他以土地为原型讲述西北农村的故事,在农民之间的关系中再现了“他人即地狱”的哲学思想,从而揭示出更为深层的人性内涵,达至寻求中华民族之根性的目的。土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原型,土地的土性、农民的土性,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性,这在杨争光的很多作品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5.
杨争光的小说在当代文坛一直是个异数。本文对他小说中的原始意识、理性缺席、荒诞感、宿命感诸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 ,并指出了其文本的当下性意识  相似文献   
6.
杨争光的乡土写实小说忠实地记录了黄土地上形形色色的生命形态以及它们的存在与消亡过程.西北农民的生命意志和生存哲学,是他小说创作的重要内容.作品通过对西北农民生存环境和生存欲求的生动再现,展现了农民强悍的生命意志,传达出作家深刻的生命忧患意识,显露出批判传统文化习俗和现实政治丑陋之处的锐利锋芒.对生存价值的追问,也体现出作家一贯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时,西方现代派艺术手法的运用和存在主义的影响使他的小说又具有了某些形而上的哲学韵味.  相似文献   
7.
杨争光作为当下比较知名的影视剧编剧,他的文学成就被影视的光环所遮蔽,目前对他小说的研究开展得还不多。本文对杨争光小说创作的评论、研究情况作了总体上的梳理和归纳,试图彰显出当前杨争光小说研究的整体面貌和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8.
《文学报》报道,在最新出版的小说《少年张冲六章》里,作家杨争光借少年犯张冲的故事,阐释他的理想教育主张。杨争光最初想写的是一个乡村少年的爱情故事,但是深入生活之后,慢慢地,他发现自己正远离当初的设想,还有比  相似文献   
9.
杨争光的小说《谢尔盖的遗憾》,关心社会个体矛盾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存在,通过对谢尔盖的悲剧命运的书写,体现了作者冷峻的叙事风格,包孕着人性探索的悲悯情怀。纯客观的叙述方式,使杨争光的作品于无声处散发着生命的感泣,充满了深刻的思想张力。  相似文献   
10.
符驮和西屯     
近年来,让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感觉,由于杨争光的小说《从两个蛋开始》问世,书中写到的“符驮村”似乎成了一些人来西安后一定要去看看的一个景点。当然去看的人,职业爱好都和文学艺术有关,都是读了《从两个蛋开始》这部小说之后产生出这样的想法的。是钱钟书说过的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