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不少学者都从欧美国家的现实经验角度谈论如何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却很少从中国古代传统中探索文化资源。为此,笔者想对这个议题做一点文献梳理,以期从中得出一些新的启示。智库,中国古代早已有之当下的智库从业者在古代通常被称为"智囊",亦称为"谋士""智士""策士""计臣""门客""幕僚""幕友""师爷""权变之士"等,特指富有谋略、专门出谋划策的人。  相似文献   
2.
面对低迷不振的楼市,地方政府急了。目前,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政府下发红头文件,要求副科级以上干部替开发商卖房,并制定了具体考核办法,完不成任务者可能遭通报、扣工资等处罚。这一事件经网络传播之后,被网民们称为“百官卖房”事件。  相似文献   
3.
杨胜朋  丁福林 《兰台世界》2012,(36):105-106
以中华书局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魏书》、《晋书》、《资治通鉴》、《太平御览》等典籍,校勘中华书局1974年版《宋书.百官志》,得陋见数则。  相似文献   
4.
正"教授、学士、硕士、博士"这些称谓,在我国古已有之,但具体含义却与今天大相径庭。在唐以前并没有设教授一职,仅在太学中设博士教授学生。到了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开始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等具体事务。自宋元到明清,各路、州、县均设有各级教育官员,其中最高一级即为教授,官阶为正七品。清末兴办新学,大学始设正教员、副教员。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大学令》,规定大学设教授、助教授。1917年修正《大学令》,规定大学设正教授、教  相似文献   
5.
陈俊达 《兰台世界》2017,(19):116-119
《辽史·地理志》中记载辽代的州有节度、刺史、防御、观察四类,《百官志》记载有节度、刺史、防御、观察、团练五类。两相比较,《辽史·百官志》与《地理志》中关于辽代州的记载不同的部分,应为《百官志》杂抄本纪、列传及其他史料,或为史臣修史时漏载所导致的。其相同的部分,应具有共同的史源,即耶律俨《皇朝实录》。早在耶律俨修《实录》之时,就已经将不同时期的记载未加考辩而仅仅是罗列在一起了。《辽史·地理志》与《百官志》记载的混乱,恐怕不能完全归咎于元代史臣。  相似文献   
6.
有关北魏前期百官无禄制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北魏前期百官无禄制的问题 ,《魏书》并无明确记载 ,始倡此说者为唐人杜佑。清人赵翼正式确立《后魏百官无禄》的论点 ,史学界多遵循此说。然而 ,也有此制始行于西晋末期永嘉之乱后的说法。我以为此说有误 ,并以十六国时期百官有禄的事实证明之。当北魏前期实行百官无禄制时 ,一般认为其缓解因无禄造成的社会矛盾的办法 ,是“唯藉商贾取利而抽分之”。我却认为这不是主要的办法 ,主要而长期实行的办法是对百官实行以战利品的再分配制度为特征的班赏制度。  相似文献   
7.
张帆 《成都师专学报》2011,(6):17-20,26
加强民众教化、提高民族整体素质,是从古至今统治者及文人学士都十分关注的社会问题。苏轼在《策别》中,不仅反复论说社会教化是固本安民的重要国策,提出使民“安于为善”的教化目标,还明确指出要想达到有效的教化效果,必须首先“课百官”,并具体指明“课百官”的重要意义及教化手段。这些“课百官”的具体手法既有历史的进步意义又有现实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将“百姓”释作“百官”并非确解.“百姓”作为社会学术语,它的词义由专指贵族特权阶级变为群众的泛称,正是当时社会形态变挚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
杨婷 《华夏文化》2012,(4):25-26
《汉书·百官公卿表》录有汉代的二十等爵制,刘劭在《爵制》中谓“吏民爵不得过公乘者”,后汉初年的王充在《谢短》篇中也说“赐民八级爵,何法”,说明庶民爵之最高者为第八级的公乘,第九级五大夫以上,则是秩六百石以上官吏所受的爵。  相似文献   
10.
梁代职官建制 ,《梁书》无载 ,见于《隋书·百官志》。《隋书》之中华书局点校本向称精善 ,然其于《百官志上》,亦有误点及失校之处。本文列举七例 ,加以匡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