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3篇
教育   245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亚 《初中生辅导》2014,(10):39-40
王维有一首诗这样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传说中,有一位妇女日夜思念自己远在边塞打仗的丈夫,祈望丈夫能平安归来,常倚于大树下哭泣。她的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竟然是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  相似文献   
2.
小小蒲公英     
  相似文献   
3.
王崧舟老师教学《长相思》一课后,在谈到诗句解释时有句感言:"诗是不可解的,但诗又是不得不解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一方面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情保护"诗"的存在,使她免于被拆解、被蒸发,另一方面又要通过解、析、赏等策略将含蓄、隐蔽、凝练的诗句化解成可见、可感的形态和意象,根植于学生的精神和意义领  相似文献   
4.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长恨歌》堪称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描写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爱情颂歌 ,“长恨”其名取得十分精当 ,因是悲剧结局 ,故名之为“恨” ;又因是情重意长 ,故名之为“长恨” ,天长地久都无法阻挡情与恨的悠悠绵绵 ,可见此情此恨确不一般。本文试从相思、生死和秋恨三个方面论述《长恨歌》的主题 ,全面体味作品的悠长韵味  相似文献   
5.
《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其中表达的相思之情为历来文人所咏叹。然而,不同于人们的想象,牛郎织女的相思问题其实另有原委,同时对他们浪漫爱情的同情也是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中表现的牛郎织女的相思问题进行考辩,还原千百年来人们对这个爱情故事的误解。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古代相思情爱文学作品中,运用“心理错觉”来表达丰富而难以言传的相思情感与心理,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方式。“心理错觉”的艺术表达方式可以归纳为:时间错觉,误视误听,梦幻梦境。这种表达方式的恰当运用能产生含蓄之美,使结构曲折深婉,对我国古代文学心理描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芸芸 《考试周刊》2013,(21):25-26
<正>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许多承载着中国人审美情趣的字眼极为灵动与自然地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文字之美,"瘦"字便是其中的一个。无论唐诗、宋词还是元散曲,诗人们都喜欢用"瘦"字来摹景状物,写人绘情,增添了诗的内蕴与情致,别有一种动人的美,仿佛是中国的泼墨写意画一般,令人在品味优美诗境的同时,更为其中悠远绵长的韵味所倾倒。  相似文献   
8.
陈汉文 《现代语文》2004,(11):43-43
唐朝诗人王维留下了传诵一时,卓绝千古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中的红豆究竟为何物,不少人见仁见智,对此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初秋,纪磊走进了柯蓝的记忆。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班主任领着一个男孩,步入了高二(1)班。他身材颀长,俊朗的轮廓看上去很清爽。在柯蓝拾眼的刹那,纪磊正好看到她。那一瞬间,柯蓝身体好像有电流通过。  相似文献   
10.
章永康的词艺术成就较高。抒怀词中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感慨,表现了作者的乡愁;相思词中描写梦境,回忆了和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采用"从对面写起"的笔法,读了使人感叹;写景词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怀友词抒发了对朋友的深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