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4篇
科学研究   12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语言认知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概念形成中的认知,这涉及基本范畴与认知图式,意象与隐喻认知模式等;二是语言使用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即人怎样运用语言结构实现其交际功能,这涉及语义结构中的突显与选择,以此说明语言是认知发展的产物.文章拟通过对习语变体的探讨,重新划分习语变体种类,并说明认知和经验对语言结构和意义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动词表征事件,涉及到事件主体、方式、结果等因素,不同因素的突显是多义性产生的动因。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以及运动事件理论,以英汉多义动词“run/跑”为例,两者都在共性突显运动目的、速度和结果方面延伸出了基本相同的义项;但是英语“run”在时间、位移、状态、路线,而汉语“跑”则在方式、方向方面进行个性突显,使两者有了不同的义项。同时由于英语“run”比汉语“跑”在突显时延伸出的语义更加具体,因而比汉语有更多的义项。  相似文献   
3.
王艳强 《海外英语》2011,(12):343-345
语言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点,但在以前的研究中学者们将注意力放在研究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影响上,关注第二语言对母语影响的却不多。实际上,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第二语言的影响,第二语言中的某些语言形式会向母语迁移。文章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标记理论(Markedness Theory),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中国学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其头脑中原有的汉语IP外名词性结构知识受到了英语"主语突显"结构的影响,证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的迁移具有双向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就近原则,是英语句子结构中主谓一致所遵循的一条常用原则,这条原则是英语学习者都会接触到的原则,也是许多权威语法书和语法家所提倡的一条重要原则。然而,多数老师对就近原则的解释和学生们对就近原则的理解只是从字面上的理解,对这条原则的掌握方法,也只是靠不断地强化和练习。该论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突出观和注意观的角度,结合就近原则的常用适用句型,做出一个认知层面的解析,并在此解析的基础上为英语教育者和学习者关于就近原则的学习与掌握提供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汉语中,时是不突显的范畴,而语气范畴比体范畴更突显。从语法化来看,汉语语气表达手段语气词的语法化既早于体标记,程度也高于体标记。从系统性来看,汉语中既存在系统的体范畴,也存在系统的语气范畴。从遍布性来看,语气标记也比体标记使用得要广。从强制性来看,汉语语气标记的使用也不亚于体标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宁德市07-09年招商投资讲话稿"英译文本为个案,分析了当前海西招商投资环境外宣翻译的现状及其深层次原因,提出了以受众为中心,充分考虑到接受者的目的需求和期待心理,从交际的功能来重构语篇的外宣语用等效翻译策略。并提出译者要遵循"经济简明+突显主要信息"原则的同时,把握好"情感问题",达到审美再现,力求外宣翻译的最佳"社会效应度",实现外宣翻译预期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7.
以往基于认知参照点的话题结构研究仅涉及典型话题结构。句首位置具有较高的突显度,适宜做句子的认知参照点,但是并不是所有句首位置都是实体成分的话题。从认知参照点角度探讨主位作为句子参照点,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图形和背景     
沈娇 《考试周刊》2011,(14):31-32
图形—背景论是以突显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不但是空间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而且是语言组织概念内容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本文从图形—背景论的基本思想出发,探讨图形背景这一认知结构在语言空间结构和时间事件结构中的现实化,以拓宽这一理论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9.
识解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对应的语言表达。本文从识解理论的三个维度(详细度、视角和突显),探讨古诗词英译中译者创造性发挥的限度问题,以期促进译者在合理识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创造性。  相似文献   
10.
以ATP、WTA等世界网球组织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应用当代著名认知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的"三种隐喻"即空间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的理论,从"突显"的角度深入探讨、发掘隐喻在体育新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作用。并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的角度初步探讨了网球英语新闻的翻译原则。希望能为今后的体育文体翻译提供新的思路,为体育新闻翻译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