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3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掌握各种艺术形式所表现出的境界与情调,尽可能完整正确地诠释音乐作品之内涵,使之在提高听众精神生活水准及陶冶情操方面起到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梁玉 《广东教育》2005,(1):54-54
高中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要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巧妙地设疑启问,分析讲解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例如:在欣赏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乐曲》的第四乐章时,我先提出问题:“下面这段音乐将给你带来紧张的感觉还是兴奋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当年在创作《梁祝》的时候,我和陈钢先生(那时候是陈钢同学)两个都是年轻人。我在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学习小提琴,我不是学作曲的,当时,俞丽拿、丁芷诺、沈西蒂、吕其岑(香港的指挥家)与我都是同班同学,现在都成为教授了。我是从浙江越剧团来进修的,他们是从附属中学上来的一年级学生,我们因为拉小提琴,学习的是西洋音乐,用的教材更多是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等大师的作品,我们也学得很起劲。  相似文献   
5.
郑晶 《中国广播》2005,(2):40-41
《小喇叭》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个少儿广播节目,自1956年9月开播至今已有49年的历史,“哒滴哒,哒滴哒……小喇叭开始广播啦”的乐曲曾经伴随了共和国几代儿童的成长。如今,当年听着《小喇叭》节目长大的孩子们已经变成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而每当这熟悉的乐曲声响起的时候,依然能唤起他们童年记忆深处最美的回忆。  相似文献   
6.
刘笑天 《中学教育》2006,(11):42-43
有读评价《学生第二》是作做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堪称独具慧眼。这位始终怀揣着理想脚踏实地前行的教育家,他的教育实践犹如一部交响乐曲,宏富深远明丽激越,庄重真实令人感动。[编按]  相似文献   
7.
王小莉 《早期教育》2005,(12):30-30
活动目标 1.为动画片配背景音乐,了解影像中音乐的作用. 2.初步尝试简单的乐曲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剪辑动画片<三打白骨精>片段(时间约五分钟,消音). 2.各种乐器.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的基本旋律,体验乐曲所表现的小士兵们朝气勃勃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9.
古典诗词中常出现一些乐曲名称,如"折杨柳"、"梅花落"等,而这些乐曲又往往有特定的含义、情感或寓意,且对全诗的整体意象或情感表达有直接的作用。因此,鉴赏古典诗词时,就一定要注意这些乐曲并把握寓意。  相似文献   
10.
让多媒体与音乐欣赏教学牵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倡导音乐教学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贯穿音乐教学始末,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兴趣。而长期以来,教学手段的落后、教学形式的单一,使学生对音乐欣赏课形成了一种模糊的认识:音乐欣赏就是用录音机放放乐曲,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缺乏兴趣,又怎能谈得上审美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