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18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教育   15638篇
科学研究   2114篇
各国文化   33篇
体育   631篇
综合类   952篇
文化理论   83篇
信息传播   1404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371篇
  2022年   272篇
  2021年   335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431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381篇
  2016年   546篇
  2015年   843篇
  2014年   1584篇
  2013年   1283篇
  2012年   1458篇
  2011年   1608篇
  2010年   1486篇
  2009年   1470篇
  2008年   1946篇
  2007年   1540篇
  2006年   1058篇
  2005年   855篇
  2004年   731篇
  2003年   536篇
  2002年   413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260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意义] 在数据驱动范式情境下,揭示政府门户网站开放数据状态及其主体行为状态之间的内部关联,推动政府数据开放效果和进程。[方法/过程] 采用爬虫方法抓取上海市政府数据门户网站中各开放数据集,在对各数据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采用Stepwise探索其回归关系,筛选得出关联度较高的变量;进一步对关系显著的变量进行PLS回归检验,得出政府开放数据状态与其主体行为状态的内部关联。[结果/结论] 在政府数据开放进程中,政府部门的主体行为比数据自身的客体特征对公众主体行为的影响更大。在影响公众评分的因素中,政府开放保密级别的影响因子最大,且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作用;政府更新频率、政府首次开放时间、数据格式可机读性对公众评分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4.
"具身认知"视野下的数学学习,融环境、身体、心智于一体,将数学学习资源、数学学习素材、数学主客体活动有机整合,促使学生由直观感性的思维向抽象的高阶思维转化。  相似文献   
5.
以乡土和公路作为主要元素的轻喜剧《过昭关》在类型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借助"乡土"这个底色元素完成了中国公路电影类型的范式升级。《过昭关》关注当下城市化进程中乡土与人情的变迁,观照在大时代辗转中失语祖辈一代的心路历程,带有历史与伦理的二律背反式思考意味。影片试图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弥合老中少三代人价值观念的裂痕。  相似文献   
6.
王思茗  滕广青 《图书情报知识》2020,(3):109-118,F0003
[目的/意义]领域知识的跨学科交叉研究能够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有助于发现重大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设计/方法]基于图书情报学领域文献题录信息构建轻量级领域知识图谱,从中提取学科信息、国家信息、时间信息及其关联,采用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多维度分析方法,对学科交叉的演化进程以及国家差异进行跟踪与分析。[结论/发现]图书情报学领域内学科交叉现象日渐显著,各国家的学科交叉程度与倾向存在差异,一些目前尚不突出的交叉学科方向值得关注。[创新/价值]采用多维度视角分析学科交叉现象,相关结论可以为国家科技战略制定及学科发展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9,(6):10-16
5G技术是一项注定要改变世界、改变传播领域的边界、基点、要素、结构及其机制与规律的革命性技术。本文探讨了5G等新技术所引发的媒介范式的革命,考察了算法作为一种新媒介的特性,进而分析了今天的互联网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强调必须用复杂性范式去认识和把握,而制度性的包容和必要的自由度是未来传媒发展的社会保障。文章以"微版权"的创新为例,强调互联网的"微革命"时代要求我们善于进行一系列的"微创新"。文章提出,解决新技术形式所造成的"信息茧房"效应的关键,不是对某个内容推送的个体提出过分的要求,而是重在完善社会信息供给侧的结构性多元与丰富。文章最后指出,传播学科未来发展的不二法门是建立在跨领域基础上的学科交叉与研究协同。  相似文献   
8.
9.
作者倡构以“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为业界理论与实践双重范式的框架范畴。本文立足于哲学认识论的立场,力图通过对这一框架范畴内的深层认知机理的剖析,把研究方向引至业界本体存在背后的社会精神性动因。  相似文献   
10.
戴佳 《新闻记者》2003,(3):57-59
在过去不久的2002年,媒介道德无疑经受了巨大的考验。五胞胎事件、歌手高枫病逝事件、《东周刊》事件,一件接一件,就像一个个放大镜,将媒介的行为一次次地放大。媒介似乎还从来没有在这样集中的时间段里经历如此多的道德拷问。岁末,随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婚”事件的出现,媒介的表现再一次遭来质疑。而这一次,部分媒介似乎已经意欲走到道德的边轨之外,这不能不令每一位传媒人反思和警醒。众“媒”鼓噪由于新闻资源有限,由于事件本身的敏感性,由于“世界艾滋病日”的即将来临,媒介在这次事件中一如既往地蜂拥而至,这本来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