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56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第12届至16届世界杯足球赛定位球进攻情况可见,定位球进攻进球数量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角球进攻战术,头顶球进攻战术等是定位球进攻重要的得分手段。  相似文献   
2.
比较近几届世界杯足球赛与我国足球甲A联赛的角球及前场任意球的进球率,说明角球和前场任意球进攻得分的重要性,并设计了战术和手势配合图,为以后教学和训练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青磊 《华章》2010,(27)
随着足球比赛对抗的日趋激烈,其进攻的难度愈来愈大,比赛中定位球进攻造成的进球所占比例则呈上升趋势.双方越是势均力敌,定位球越可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正因如此,各国足球界都在定位球的研究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本文从定位球的重要性、国内外定位球进攻得分之问的差异、提高定位球得分的措施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从世界杯看头球技术的重要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统计分析第17届世界杯头球进球情况。结果显示,头球技术是一支优秀足球队比赛中成败的关键技术,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角球的技战术的组成、运用的指导思想及具体条件,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以供教学、训练和比赛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尤双从 《考试周刊》2011,(50):144-14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观察统计法,对2011年第15届亚洲世界杯足球1/4决赛阶段的比赛角球进攻形式、角球传球落点分布、角球进攻战术效果等进行统计分析,也为我国从事足球教学、训练的教师和教练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儿童灵敏素质是运动过程中反映身体综合动作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但目前对灵敏素质的测试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多采取封闭性的环境进行测试,无法真实反映儿童的灵敏素质。本研究采取六角反应球抓球测试方法,能够体现随机情境性特点,可以较真实反映儿童身体灵敏性。根据测试内容设计了反映灵敏素质的三级指标体系。研究表明:男女生的灵敏性存在性别上的差异;7~12岁男生与女生灵敏性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的变化趋势,男生灵敏性最佳年龄在11岁,女生则出现在10岁。  相似文献   
8.
2010年全国男子曲棍球锦标赛是第11届全运会后我国最高级别的比赛,也是亚运会后国家队成员回归省、市队后的第1次全国重要比赛。本文通过对2010年全国男子曲棍球锦标赛冠军辽宁队和亚军广东队进攻技战术的统计分析,探讨我国曲棍球的主流进攻技战术打法,为各省、市队备战第12届全运会提供参考。1进攻方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628个角球空间特征研究发现:对时空间的利益诉求愈来愈强烈地成为现代足球比赛的显著特征。激烈的时空竞争使得角球进球成为高水平比赛制胜的关键。长传配合仍为角球进攻的主要空间组织形式;角球进攻空间轨迹以弧线球进攻为主,弧线球进攻形式中又以内弧线球进攻为主;内弧线球的运用数量以及成功率,都明显高于外弧线球;二次进攻成为外弧线球进球的另一有效进攻手段。角球进攻的空间区域主要集中在球门正面地带的近距离区域(1区、2区)内;1区进攻次数仅次于2区,但成功率却最低,进攻空间2区进攻次数最多,成功率也高于1区,但在进攻1区的成功射门对球门形成的威胁程度要远大于2区,本届世界杯关键比赛尤其如此。球门区域内的空间(1区)主要为内弧线球进球的空间区域;球门区域外空间(2区)主要为外弧线球进球的空间区域。后插上是角球进球的主要空间抢点方式,直接攻门成为进球得分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时尚球类》2006,(2):43-44
角球(Angled)当角袋边缘挡住了主球,使主球不能直接击打台面上的目标球,称为死角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