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3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教育   5085篇
科学研究   548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688篇
综合类   340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540篇
  2013年   621篇
  2012年   624篇
  2011年   668篇
  2010年   455篇
  2009年   557篇
  2008年   584篇
  2007年   586篇
  2006年   452篇
  2005年   358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n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SNSs), users’ un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rge and invisible audience increases the chances of online turbulence, which is a key source of SNS-induced stress. This growing phenomenon has gain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academia and industry due to the undesirable consequences for users and SNS platforms. In this study, we draw from the transactional model of stress to examine how audience management strategies impact online turbulence and lead to neglected unintended audience concern and lurking. We als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self-monitoring as a stress inhibitor. We test our model with data collected from 301 SNS us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ur types of audience management strategie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online turbulence, which significantly impacts neglected unintended audience concern especially when users have high self-monitoring skills. We believe that this work contributes, both from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standpoint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ventions and stressful responses of online turbulence in SNSs.  相似文献   
2.
Most studies on O2O services have focused solely on the technological merits of mobile applications, overlooking the role of the value systems that underlie people’s lifestyles.In contrast, this research sheds light on how people’s value systems influence their decision to adopt food delivery applications. Particularly, it proposes that people’s moral obligation in meal preparation can change the mode of thinking that guides their adoption decision. Namely, moral obligation is assumed to restrict people from acting on their basic convenience orientation in meal preparation. Empirical results have supported this assumption by showing that people with a high moral obligation (or married people) are more reluctant to convert their basic convenience-seeking tendencies into actual adoption intention than those with a low moral obligation (or single people).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大学生负性情绪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创新高校体育教学的又一核心问题。笔者拟透视“情绪”这一视角,来分析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以求切准大学生带有社会性的整体情绪状态,来创新高校体育教学,以实现大学生身、心、群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网络型电子期刊编目原则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网络型电子期刊的编目原则问题是进行该类型资源编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网络型期刊的特点探讨了两种原则以及相应的著录要求,即:单记录原则(在印刷版/原始记录中给出访问路径);为网络版期刊单独建立记录的原则。笔者建议采用后者,并讨论了网络型电子期刊的著录信息源的选取。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思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面对高校扩大招生和高校篮球文化的迅猛发展 ,以及上篮球课的学生人数逐年大幅度增加的新形式 ,探讨并提出了教学目标注重兴趣、习惯和能力培养 ,练习要求弹性化 ,知识传授实践化 ,测评方法综合化、团体化 ,准备活动专项化 ,按水平分组练习 ,教学内容精简化、实用化以及练习手段娱乐化、健身化等篮球教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教师的生命力来自于体育科学研究。高校体育教师必须与体育科学研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高校体育科学研究就是以高校体育教育现象和体育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探寻体育教学规律及有体育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科学实践活动.努力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体育科学研究水平,有利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教育科研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浅谈高校如何改善教师健康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教师的身体素质普遍偏低,影响到教师各项教学科研活动,而影响教师身体素质的因素很多,作为学校来说,应该切实关心教师的健康状况,通过改善教师生活条件,充分发挥健身场地和人才的优势。促进教师身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调查表明大学生体育生活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体育生活是丰富大学生化、娱乐消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健康明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及人格发展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但目前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质量整体水平不高,是影响大学生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校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大学生在进行校园体育实践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文章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作了初步的理论探讨,指出高校体育文化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浅析软式排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就软式排球的基本特点,以及软式排球在高校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分析。阐述了软式排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开展这项运动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