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戴圣生平和《礼记》的编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圣是汉代著名的礼学家,治学、从政主要在汉元帝、成帝时期。先后两次为《礼》经学博士,官至九江太守。他于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至汉成帝阳朔四年(前21)的三十年中,以《记》百三十一篇等文献为依据,编选《礼记》四十九篇,配合今文《礼》教授弟子,传授礼学。  相似文献   
2.
王青寅 《现代语文》2014,(11):100-102
提起《易经》,人们往往会联想到看卦算命。当然,这完全是敛财者对大众的严重误导。其实,作为五经之首和中华哲学文化的源头,《易经》的哲学内涵博大精深,包容万象,揭示了宇宙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普遍规律,又岂是那些浅陋的街头术士们所能参透的呢?  相似文献   
3.
王锷 《图书与情报》2006,(3):124-131
湖北荆门郭店楚简的发现和上海博物馆收藏楚竹书的公布,轰动了中国乃至国际学术界。这批楚简,与儒家经典《礼记》、《诗经》和道家《老子》等文献,关系最为密切,从而引发对两千年《礼记》研究的反思。文章从《礼记》研究存在的问题、《礼记》的真伪、《礼记》与秦汉学者的关系、《礼记》研究的意义等四个方面,探讨《礼记》研究的现状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礼记》不存在真伪问题。主要是四十六篇成篇年代先后的问题。四十六篇中的大多数和部分篇章的主体部分,都是先秦之作。秦汉学者在四十六篇的流传和整理中,功劳卓著。戴圣将《曲礼》等四十六篇编成《礼记》,后经郑玄等人的注解,基本奠定了《礼记》的学术和政治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待人以礼     
一个人,无论是官是民、是富是贫,都少不了与人打照面、打交道。这就有了一个如何待人的问题。待人以实。实,才能结实果。即便不认识,也能心相印。反之,与人以虚,虽说相识久,未必同路人。待人以诚。诚,才能动心弦。即便当时无动,终会冰消春来。反之,与人不诚,则丧德增怨。待人以善。善,才能得好报。即便一时委屈,终会峰回路转。反之,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社会,是人的社会;活  相似文献   
5.
《礼记》是一部很重要的典籍,过去长期被列为经书之一。关于这部书的成书时间及编撰人,两汉之际的学者本早已论定:是宣帝时期的礼学大师戴圣所撰。晚近一些研究者则将成书的时间推迟了一百多年,也从而否认是戴圣撰集。本文依据《礼记》的授受系统及汉代经学内部今古两家斗争的具体情况肯定汉唐诸儒的说法。文中力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材料,重事实。  相似文献   
6.
《隋书.经籍志》的相关记载并不能成为《礼记》并非戴圣所纂集的证据;汉代今古文之争多为利禄之争,而非学术之争,所以戴圣纂集《礼记》时收入古文经作品是完全可能的;《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记百三十一篇"便包括《礼记》四十九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